“中国人已经没胆子再开战了。” 1988年,对越反击战的尾声中,中国大挫越南,令他们建立中南半岛联邦的野心落败。然而就在两国开始谈判战后事宜时,越南却偷偷登陆我国南海的三沙群岛,叫嚣着:“中国人不敢打!” 1988年3月14号。那天,风浪不小。咱们的科考人员和海军战士正在赤瓜礁上作业,准备建立一个联合国委托咱们建的海洋观测站。这是正儿八经的国际项目,合理合法。可就在这时候,越南的几艘武装运输船气势汹汹地开了过来,船上下来几十个荷枪实弹的越南兵,也往礁上冲,上来就要抢我们已经插好的五星红旗。 这还能忍?我们的战士当然不干,双方就在那个小小的礁盘上对峙起来。一开始,上级的命令是“不主动惹事,不首先开枪”,所以我们的战士们都是赤手空拳,跟对方扭打在一起。那个画面,一边是拿着枪的越南兵,一边是坚守底线的中国军人,在齐腰深的海水里,为了那面国旗寸土不让。 有个叫杨志亮的战士,在争夺中被越南人的枪托狠狠砸在身上,手臂被子弹划开一道大口子,鲜血直流。但他死死抱住越军的枪管,没让对方开火。 但是,克制不等于软弱。 对峙中,一个越南兵丧心病狂,举枪就朝着我们一名战士开了火。枪声一响,性质就全变了。这是赤裸裸的侵略! “开火还击!” 随着指挥员陈伟文将军一声令下,我们部署在周围的护卫舰立刻做出反应。当时在现场的是我们的502“南充”舰,一艘65型火炮护卫舰,说实话,按今天的标准看,这船都该进博物馆了。可就是这样的老将,面对挑衅,炮口喷出了愤怒的火焰。 战斗几乎是压倒性的。短短28分钟,越南两艘运输船被当场击沉,一艘被重创,后来也在返航途中沉没。而我们,只有一名战士在之前的礁盘冲突中受伤。这场被后世称为“3.14海战”的冲突,干净利落地告诉了全世界,尤其是越南:“中国人敢不敢打?”答案不言而喻。 这场仗,规模不大,但意义极其深远。它直接让我们收回了永暑、赤瓜、华阳、南薰、渚碧、东门等六个重要的岛礁,为我们今天在南海的战略布局打下了最关键的基石。 把视线从1988年拉回到现在——2025年的8月。三十多年过去了,世界变了,中国更是脱胎换骨。如果今天还有人想在南海试试我们的底线,觉得“中国人不敢打”,那他可能需要更新一下脑子里的数据库了。 当年的“小舢板”海军,现在是什么样? 咱们的“福建舰”,那艘搭载着电磁弹射器的庞然大物,经过几轮海试,现在已经开始进行舰载机起降测试了,离形成完整战斗力越来越近。它的两个兄弟,“辽宁舰”和“山东舰”,早已是西太平洋的常客。三航母编队,这个配置在世界上也是独一份的。 再看看水下的,咱们的新一代核潜艇,噪音水平大幅下降,隐蔽性和攻击力都不可同日而语。它们就像是深海里的幽灵,默默守护着我们的万里海疆。 水面上的“明星”,当属那一艘艘被军迷们爱称为“大驱”的055型万吨驱逐舰。到现在,我们已经服役了8艘,形成了强大的战斗群。这玩意儿可不是1988年那种只能打几发炮弹的老舰,它上面装满了各种垂直发射的导弹,防空、反舰、反潜、对地攻击样样精通,一艘船的火力就顶得上当年一支舰队。 最有意思的是什么?是我们当年的“立足点”。1988年,我们的战士们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只能住在简陋的高脚屋里,风吹日晒,还要时刻警惕敌人的骚扰。 而今天,再看当年我们用生命夺回来的永暑礁、美济礁、渚碧礁,它们已经变成了什么样?上面有数公里长的机场跑道,可以起降各种大型飞机;有现代化的港口,可以停泊巨轮;还有医院、运动场,俨然一座座海上城市。这些被外媒称为“不沉的航空母舰”的岛礁,彻底改变了南海的地缘格局。我们的力量,已经从沿海延伸到了远海,真正实现了对这片祖宗海的有效管控。 这种变化,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更是一种底气和信心的飞跃。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告诉我们,和平从来不是靠别人的施舍得来的,而是靠自己争取来的。从1988年赤瓜礁上的第一声枪响,到2025年我们的航母编队巡航深蓝,这背后是一代代军人的牺牲和奉献,也是整个国家实力的崛起。 “中国人敢不敢打?” 这个问题,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今天的我们,更有资格、也更有底气,用实力让这个答案更加响亮。 我们不惹事,但绝不怕事。谁要是还抱着几十年前的老黄历,想在中国的核心利益上玩火,那不妨再把赤瓜礁的故事好好看一遍。
“中国人已经没胆子再开战了。”1988年,对越反击战的尾声中,中国大挫越南,令
红尘旧梦难回首
2025-09-05 00:06:1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