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大防了!”俄罗斯记者来中国住酒店,不料饭后将手机忘在餐桌上,当时他压根没发觉,自己哼着歌就出去跑步了,跑出差不多两三公里远,才感觉身上好像少了点什么。 一摸口袋,空的,那位老兄的冷汗“唰”一下就下来了,说是一部常用的中国手机不见了。 他第一反应就是完了,肯定找不回来了。毕竟手机这东西,在不少地方都算是硬通货,体积小价值又高,被人顺走简直太正常了。他当时心里挺纠结的,回去找吧,感觉希望不大,不回去吧,丢的还不只是一部手机,更是很多联系方式和资料,最后还是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往回跑。 一路跑回酒店大堂,他自己都说当时有点上气不接下气,也顾不上调整呼吸,就冲到前台那边比划,想问问有没有人捡到一部手机。结果前台那个姑娘压根没半点惊讶,很平静地听他讲完,然后笑着从抽屉里把手机拿了出来,还给他的时候手机屏幕都是完好无损的。 他自己后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这事,说当时真的有点不敢相信。 他本来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甚至都想好了要去哪里补办电话卡。他说这种失而复得的感觉,比单纯捡到钱还让他激动,因为这背后反映的东西不太一样。他那些在俄罗斯的朋友听说之后,第一反应都是“真的假的?”,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其实,类似的事在国内好像还挺常见的。网上随便刷刷就能看到,有大学生在咖啡馆用笔记本电脑占座,出去吃个饭回来电脑还在桌上。还有人说自己相机落在公园长椅上,过了快一个小时想起来,回去一看,一个大爷正坐在旁边帮忙看着,就等失主回来。 之前还有个说法,说在国内生活久了的外国人,会渐渐“丧失”一些基本警惕性。比如出门背包不拉拉链,或者很随意地把手机钱包放在餐厅桌上。倒不是说这些人真的心大,好像是周围的环境给了他们一种“问题不大”的默契感。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主要得归功于现在到处都是监控摄像头。确实,你走在街上,尤其是在大城市,可以说抬头就能看见摄像头,犯罪分子想干点啥,估计也得掂量掂量后果。这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安全感的提升肉眼可见。 但光有技术好像也不完全够。挺多人提到,很多时候捡到东西交还的,并不是什么工作人员,就是普通的路人或者店里的其他顾客。大家好像都有一种默认的共识,捡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第一反应不是装进口袋,而是想办法找到失主或者交给工作人员。 这种社会氛围,慢慢就让一些生活习惯都跟着变了。比如夜经济为什么这么火,一个很基础的原因就是大家晚上敢出来。女孩子半夜想吃个烧烤,或者加完班一个人打车回家,心里不会特别发慌。这种踏实的感觉,其实挺宝贵的。 那个俄罗斯老兄后来还观察到一些细节,他发现很多人坐地铁几乎全程都在低头玩手机,很少有人会时不时紧张地看看周围。大家好像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围环境有一种天然的信任感。 这种事情听多了,会觉得稀松平常,但他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国人,受到的文化冲击可能还挺大的。
各国来咱们这里,吃住谁付钱?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
【22评论】【4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