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苏军一狙击手潜伏在雪地里一天一夜,饿了就吃雪,终于“猎物”出现他用瞄

尔说娱乐 2025-09-04 10:37:13

1939年,苏军一狙击手潜伏在雪地里一天一夜,饿了就吃雪,终于“猎物”出现他用瞄准镜瞄准,果断扣动扳机,出膛的达姆弹准确命中。狙击手不敢相信,他居然“猎杀”了令人生畏的“白死神”。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西蒙·海耶是芬兰历史上最著名的狙击手,他在1939年至1940年的苏芬战争中创造了惊人的战绩。 这位出生于农民家庭的芬兰人,从小跟随父亲学习狩猎技巧,练就了出色的枪法和隐蔽能力。 这些技能让他在后来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苏芬战争爆发时,芬兰面临着强大的苏联军队。 苏联出动数十个师的兵力进攻芬兰,而芬兰全国人口只有400万左右。 在这样的劣势下,芬兰军队充分利用了寒冷的气候和复杂的地形条件,采取灵活的战术与苏军周旋。 西蒙·海耶就是在这场战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令苏军闻风丧胆的"白色死神"。 在短短一百天左右的冬季作战中,西蒙·海耶取得了惊人的战果。 根据官方记录,他击毙了505名苏军士兵,但他本人坚持这个数字是542人。 无论哪个数字更准确,这都是一个令人震惊的纪录。 平均算来,他每天要消灭5名敌人,而且平均每1.3发子弹就能击中一个目标,这样的效率在战争史上极为罕见。 西蒙·海耶的成功不仅源于他个人的射击技巧,还得益于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首先,苏军士兵缺乏足够的冬季作战装备,他们在雪地中穿着深色军服,成为明显的目标。 其次,苏军指挥系统在战前经历过"大清洗",导致部队指挥混乱。 再加上芬兰军队熟悉当地地形,善于利用自然环境进行伪装和埋伏,这些都大大提高了狙击手的作战效果。 西蒙·海耶在作战中有自己独特的习惯和方法。 他使用的莫辛-纳甘步枪没有安装光学瞄准镜,完全依靠机械瞄具进行射击。 虽然这样限制了射击距离,最远只能打到400米左右,但却避免了瞄准镜反光暴露位置的风险。 为了隐蔽自己,他经常将面前的雪压实,防止射击时溅起雪花; 还会在嘴里含雪,减少呼出的水汽暴露行踪。 他善于利用爆炸声等战场噪音来掩盖枪声,让敌人难以确定他的位置。 除了狙击步枪,西蒙·海耶还配备了一支索米冲锋枪。 当敌人试图靠近时,他就会改用冲锋枪进行扫射。 这种双武器配置使他在远近都能保持战斗力。 有时他还会先制造混乱,再用冲锋枪扩大战果。 苏军为了除掉这个心腹大患,曾多次组织专门部队进行围剿。 他们先派出普通步兵小队,后来又派出由狙击手组成的特种小队,但都无功而返。 最后苏军甚至动用炮兵对疑似区域进行炮击,但只有一次炮击给西蒙·海耶造成了轻伤。 1940年3月6日,西蒙·海耶在一次交战中不幸中弹,子弹击中他的左下颚,造成严重创伤。 但就在受伤倒地前,他还是用最后一颗子弹击中了那个袭击他的苏军狙击手。 战友们发现他时,以为他已经牺牲,但还是将他送往医院。 经过长时间的治疗,他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左脸留下了永久性的损伤。 战争结束后,西蒙·海耶因其卓越战功被破格晋升为少尉,这是芬兰军队历史上最快的晋升记录之一。 退役后,他过着平静的生活,从事驼鹿狩猎和养犬工作。 由于面部伤残,他变得不爱与人交往,于2002年在退伍军人疗养院去世,享年96岁。 西蒙·海耶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军事传奇,更展现了个人技能与战场环境完美结合的典范。 他的战绩至今仍被军事研究者们津津乐道,成为狙击手训练教材中的经典案例。 主要信源:(中新网军事——曾差点改变历史进程:盘点世界十大著名狙击手)

0 阅读:157
尔说娱乐

尔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