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中的中国婴儿》(A Chinese baby amid the wreckage),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一幅战地摄影作品,该作品首度公开于1937年的美国《生活杂志》。摄影者为美籍华裔战地记者王小亭,时间地点则为淞沪会战时8月28日的上海南火车站。
这张照片因为残破的战争废墟与哭泣的婴儿图像,不但震惊美国舆论界,甚至迅速流传于全世界。有许多人认为,该照片是美国民众从支持到反对日本侵略中国的关键之一。
《生活杂志》事后粗算,该照片光是当期就有1亿3千6百万人浏览阅读。这张照片也被称为《没有母亲的中国婴儿》(Motherless Chinese Baby)、血腥的星期六(Bloody Saturday)[5]、上海火车站的婴儿(The Baby in the Shanghai Railroad Station)。
这张照片被视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标志性照片之一。2003年,此照片入选《生活杂志》主持评选的《改变世界的100幅照片》。
一些人认为《中国婴儿》这张照片是假的,是王小亭蓄意操纵拍摄现场布置、制造戏剧效果后所拍摄出来的照片;然而根据现场目击者的作证,这并非造假,而是真实的现场照片。
王小亭(1900-1981)为美籍华裔摄影师,在上海开设照相馆。于美学成后,王小亭即担任英美公司的新闻短片摄影师。
之后,他于1925年-1937年间,历任“万国新闻通讯社”摄影记者、上海申报新闻摄影记者及美国赫斯特新闻社记者。
事实上,他为中国第一位姓名可考之新闻摄影记者。王小亭在8月14日曾拍摄许多战争照片,当天也被称为“血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