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方多国缺席中国阅兵? 很多人以为,美西方多国缺席中国阅兵,是在给我们 “施压”。错了!真相是,他们怕了:怕亲眼看见中国如今的实力,怕直面自己不愿承认的历史,更怕自己主导的旧秩序,在这场纪念反法西斯胜利的仪式上,被悄悄改写。 很多人习惯把西方国家缺席中国阅兵式,看作是一种外交上的“施压”。 但换个角度想,这事儿根本就不是简单的政治姿态,而是一场大型的回避。 因为中国的阅兵,它不只是一场仪式,它强行把三件让西方感到极度不适的东西,摆到了桌面上。 一段被改写的历史,一个无法否认的现实,还有一个正在洗牌的世界新秩序! 先来看历史这面镜子,长久以来,二战的叙事框架几乎被欧洲战场牢牢占据。 诺曼底登陆的壮烈场景、东线苏德鏖战的惨烈画面,这些似乎成为了历史教科书的中心章节。 北京的阅兵,则以最庄严的方式提醒世界,历史远不止于欧洲。 在东方,有一场足足十四年的全面战争,中国人民付出了超过三千五百万生命的代价,硬生生拖住了日本侵略者绝大部分兵力,为世界其他地区争取了宝贵喘息的时间。 这样的历史校正,不仅是一种纪念,更是一种提醒。 那些长期在国际话语中扮演“历史裁判员”的国家,必须正视事实。 想象一下,曾经在战前实施绥靖政策、默许法西斯扩张的国家,如今要坐在一个以中国为主角的胜利纪念现场,不得不面对自己叙事中的空白和淡化,那种尴尬与不适可想而知。 所以,有些国家选择缺席,也就在情理之中,这是一种避免承认历史真相的自我保护。 再把目光转向现实的镜子,震撼力更为直接。 当自主研发的新式导弹、战机从头顶呼啸而过,这不仅是技术展示,更是一种明确信号。 中国已经拥有足够的能力,坚决捍卫国家安全与主权! 亲眼目睹这种硬实力,比任何数据和报告都更具冲击力。 与此同时,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张,“一带一路”等经济战略让这种硬实力和软实力形成互相支撑的格局。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一些西方国家正面临经济增速放缓、战略优势相对缩水的困境。 在这种此消彼长的格局面前,谁又愿意亲自赴现场面对现实的天平已经发生倾斜的事实呢? 所以,不来,也是他们对全球力量重心变化的一种无声回应与回避。 最深层的,还是对未来的恐惧。 中国的阅兵,不止是展示自己。 回想2015年,普京、朴槿惠等30位外国领导人出席,还有外国军队方阵参与,那场景本身就在预演一个多极化的未来,一个不再是某个小圈子说了算的新世界格局。 中国一边倡导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边又亮出足以保卫和平的肌肉。 这套组合拳,恰恰打碎了“中国威胁论”的根基。 西方真正害怕的,不是中国的武器,而是中国正凭借实实在在的贡献和底气,要求获得与自身体量相称的发言权。 这是对旧有秩序控制权的直接挑战! 新的格局,正在历史的回响和现实的轰鸣中,坦然地走上舞台。
9·3阅兵,普京让全世界破防了!在即将开始的抗日战争80周年阅兵仪式前
【5评论】【6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