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说了句大实话,听得我浑身一激灵。 他说,俄罗斯永远不会忘记,当年是谁在背后,帮他们挡住了致命的一刀。 是咱中国。 最近俄罗斯最高领导人的一番话,分量非同一般,这绝不是什么外交场合的客套,而是对一段尘封历史的庄重确认,一段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往事,一句“永远不会忘记”,跨越了七十多年的时光,饱含着沉甸甸的恩情。 这种表态在某些国家试图篡改历史的今天,无疑是为正义说了句公道话,它让我们回想起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当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苏联的命运悬于一线时,远东正潜伏着一个同样致命的威胁。 那时的日本在中国东北集结了数十万精锐,号称“皇军之花”的关东军,他们装备精良,枕戈待旦,一份详尽的“北进”作战计划早已摆在案头,就等着德国从西线撕开苏联的防线,他们便从东方猛扑上去,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这种两面受敌的局面,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灭顶之灾,日本并非心血来潮,早在1938年和1939年,他们就通过张鼓峰和诺门坎的武装冲突,不断试探苏联的军事实力,只要苏联在西线稍显颓势,这支庞大的关东军就会毫不犹豫地北上,配合希特勒瓜分这个庞大的国家。 然而日本的算盘最终落空了。为什么?因为他们背后,有一个庞大的战场死死拖住了他们的手脚,从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中国军民就用最简陋的武器和血肉之躯,将日本陆军的主力部队牢牢地钉在了中国的土地上。 日本曾狂妄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结果却深陷泥潭,动弹不得,超过七成的日军陆军主力,都被牵制在中国战场,关东军虽然看起来强大,但只要中国战场局势不稳,他们根本不敢轻举妄动,生怕后院起火,瞬间崩盘。 可以说是中国用自己的巨大牺牲,为苏联撑起了一道无形的战略屏障,上海的巷战,台儿庄的土墙,华北的青纱帐,每一寸土地下都埋着中华英雄的筋骨,正是这道血肉长城,彻底粉碎了日本“北进”的图谋,为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创造了至关重要的条件。 连苏联元帅崔可夫都曾坦言,如果没有中国的牵制,日本早就对苏联动手了,十四年抗战,中国军民歼灭日军超过155万,这个数字占了日本二战总伤亡的七成,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浴血奋战,是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续上了关键的一口气。 当然这份情谊是相互的,在抗战最艰难的岁月里,苏联也未曾袖手旁观,从1937到1941年,超过九百架飞机、八十多辆坦克和上千门大炮运抵中国,更有两百多名苏联志愿飞行员血洒长空,那些贷款条件也极为优厚,年息仅3%,还可用农产品偿还,这在当时无异于雪中送炭。 这份友谊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1945年,当欧洲战事尘埃落定,苏联信守承诺,百万大军挥师东北,一举荡平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关东军,这是对中国多年牵制的回报,也是对法西斯势力的最后一击。 所以普京那句“永志不忘”,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承诺,这份在患难中铸就的情谊,是中俄关系最坚实的基石,它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脊梁,从来不是靠嘴上说说,而是在危难关头敢于挺身而出。 我们的先辈已经用行动证明了中华民族的骨气,今天我们铭记这份牺牲,铭记这份友谊,更要铭记肩上的责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有些精神永远不会被征服,有些恩情,永远值得我们代代相传。
俄罗斯的错误绝不能再犯!中美对抗越是激烈,中国就越要牢牢抓住这一点。如今美国频频
【5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