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华野包围盐城,国军师长李铁民决定鱼死网破,还下令杀死100多名地下党

受伤的梦娇 2025-09-01 19:45:09

1947年,华野包围盐城,国军师长李铁民决定鱼死网破,还下令杀死100多名地下党,少将韩君明劝道:“与其鱼死网破,不如投降!” 当时,华野派了两个纵队攻打盐城。李铁民心里有数。华野战斗力强,两个纵队来攻,自己一个师根本守不住。 可李铁民没打算投降。 有人说他是硬汉?不是。他其实怕死。 那为啥还要硬扛?李铁民有自己的盘算。他觉得,投降也是死,不投降也是死,可名声不一样。 更关键的是,他干的坏事太多了。他知道,解放军绝不会放过他。 要讲李铁民,得先提郝鹏举 —— 李铁民原本是他的部下,而郝鹏举是出了名的 “墙头草”。 中原大战时,郝鹏举先跟冯玉祥,后叛投蒋介石;见反蒋联军占优,又叛蒋回西北军,没多久再投蒋介石。抗战时他当汉奸,日本投降后立马投蒋;后来打解放区,见解放军强就投共,国军重兵来犯又反水,还杀了解放军干部。 李铁民是郝鹏举的亲信,这些投降、反水的事,他基本都参与了。 投降次数多了,李铁民对投敌这事没一点负罪感。他连汉奸都当过,起初觉得向解放军投降也没什么。 可真到解放军包围盐城时,李铁民慌了。他想起过去干的事,心里发怵 —— 他的罪行太深了。 1946 年,李铁民跟着郝鹏举投靠了解放军。1947 年初,郝鹏举反水,也拉着他一起反水。 反水时,李铁民带着人杀了不少解放军干部。解放军最恨叛徒,他早被列进必杀名单。而且郝鹏举第二次向解放军投诚时,解放军直接把他枪毙了,有这前车之鉴,李铁民哪还敢投降? 不能投降,李铁民就想鱼死网破。 当时盐城关押着 100 多名地下党员。李铁民下了命令,要把这 100 多人全杀了。 消息传到少将参谋韩君明耳朵里,他赶紧去阻拦李铁民。 韩君明原来也是郝鹏举的部下,地位比李铁民稍低,但不算差。之前郝鹏举投靠解放军时,韩君明没在部队,也没接到通知,所以没跟着反水,杀害解放军干部的事他也没参与。 韩君明手上没沾过解放军将士的血,也没犯过大错。他心里清楚,自己跟李铁民不一样 —— 李铁民肯定没活路,他大概率能活下来。 要是能拦住李铁民、救下这 100 多人,就是立功,不仅活下来的概率大,还可能享受优待。 于是韩君明找到李铁民,直截了当地说:“你把这 100 多人杀了,就真没活路了。依我看,反正都是死,不如试试投降。听说解放军优待俘虏,投降或许还有机会活,负隅顽抗才真没救。” 李铁民听了,琢磨琢磨,觉得这话有道理。 负隅顽抗肯定死,主动投降说不定能活。李铁民本来就怕死,之前跟着郝鹏举反复反水,也是为了保命。现在两条路摆在面前,他当然选后者。 随后,李铁民听从韩君明的建议,先放了 100 多名地下党员,再主动打开城门,迎接解放军进入盐城。这也算是在战场上起义了。 可解放军对李铁民一点好感都没有,反而特别厌恶。 为啥?第一,他跟郝鹏举一样反复无常,没信用;第二,他手上沾了不少解放军将士的血,罪行严重;第三,他投降不是真心的,是眼看解放军要进城了才投降,不是战前主动起义。 后来,李铁民因为罪大恶极,那点 “立功” 表现根本抵不了他的罪行。经过审判,他被枪毙了。 再看韩君明。他没犯过不可饶恕的错,也没杀过解放军将士。这次解放盐城,他救下 100 多人,还劝李铁民打开城门,减少了解放军的伤亡,算是立了大功。 所以韩君明投降后,真的享受到了优待。新中国成立后,他从事统战工作,跟李铁民比,结局好太多,最后安安稳稳地度过了晚年。 这场盐城之战,看着是一场攻城战,其实藏着人的选择。 李铁民跟着郝鹏举反复横跳,手上沾了血,最后想回头也没机会,他的死是自己选的。 韩君明没跟着做坏事,关键时候站出来救人,最后保住性命还能为国家做事,这是选对了路。 俩人的结局对比太明显。 解放军对待俘虏有明确政策:没犯大错、愿意弃暗投明的,就给机会;罪大恶极、手上沾了血的,绝不姑息。郝鹏举是这样,李铁民也是这样。 李铁民当初要是没跟着反水、没杀人,结局或许不一样。可他一步错步步错,最后只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韩君明知道自己没做错事,还敢拦着李铁民,最后活下来还能为国家做贡献,就是选对了路。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受伤的梦娇

受伤的梦娇

受伤的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