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网友看到于谦在室内抽烟,就留言说,“谦哥,不能在室内抽烟,很不文明!”,于

诗桐说娱乐 2025-09-01 19:25:01

一次有网友看到于谦在室内抽烟,就留言说,“谦哥,不能在室内抽烟,很不文明!”,于谦就回复说,“兄弟,你看好了,我是在我们家抽烟,啊!我们家就是大点!当然了,我也知道抽烟对身体不好,但我要不抽烟,我的精神就不好!”

于谦1969年1月24日出生在北京,打小儿在胡同里长大,后来考上北京市戏曲学校相声班,跟着石富宽先生学艺,一步步混成德云社的“定海神针”。他这抽烟的爱好,早年间就成了圈里圈外的标志性符号,郭德纲在台上总拿“抽烟喝酒烫头”砸挂,观众听着乐呵,谁也没太往心里去。

可这次被网友盯上,还真不是头一回。2019年就有媒体拍到他在自家马场餐厅抽烟,当时也引发过争议。按说在自家庄园里抽烟,本就是私事,可架不住网友们“正义感”爆棚,非说公众人物得做表率。

你看啊,这矛盾点就出来了。

一方面,于谦的回应透着股子北京爷们儿的直率:我自个儿家,我爱咋抽咋抽。这背后其实是对私人领域自主权的捍卫。就像他在脱口秀里说的,“我抽烟抽得越狠,人设站得越稳”,在他这儿,抽烟早成了生活化的艺术表达,甚至带着点对抗刻板印象的意味。

可另一方面,公众人物的身份又让他的一举一动自带放大镜属性。即便在自家豪宅,只要画面流出去,就难免被解读成“不良示范”。尤其是年轻粉丝多的明星,像王源当年在餐厅抽烟被拍,直接引发“人设崩塌”危机,这就是公众人物的代价。

但于谦和王源的情况还真不一样。

他50多岁的年纪,本就不是走“青春偶像”路线,抽烟喝酒烫头反而成了他接地气的标签。网友们骂归骂,心里其实也清楚,这老爷子就是图个乐子,没想着带坏谁。就像他自己调侃的,“记者拍我抽烟都懒得拍,天天抽有啥好拍的”,这份松弛感,恰恰是他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几十年练就的生存智慧。

不过话又说回来,抽烟这事儿,对健康确实没啥好处。

郭德纲曾透露,于谦每天至少抽两包烟,白酒起步一斤,这种生活习惯对身体的损耗肉眼可见。他在电影《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片场,常常叼着烟小憩,高强度工作加上烟酒不离手,56岁的他看着比实际年龄苍老不少。

你说他不知道危害吗?肯定知道。但对他来说,抽烟可能是缓解压力、维持创作状态的必需品。就像他自己说的,“不抽烟精神就不好”,这背后或许藏着艺人特有的焦虑——舞台上的光鲜,往往需要台下无数个深夜的烟酒相伴。

可作为公众人物,这种“自我放纵”该不该被宽容?

有人觉得,成年人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只要不违法,旁人管不着。也有人认为,公众人物的行为会被放大,即便在私人场合,也该考虑社会影响。比如黄子韬抽烟时主动到室外,烟灰不乱弹,就被粉丝夸赞“文明吸烟”,这种自觉,或许才是公众人物该有的态度。

再往深了想,这事儿折射出的,是公众对明星“完美人设”的期待与现实的冲突。

网友们一边骂于谦抽烟不文明,一边又爱看他在台上吞云吐雾抖包袱。这种矛盾心理,说白了还是把明星当“道德楷模”来要求,却忘了他们首先是有血有肉的人。

于谦的回应,恰恰打破了这种虚伪的期待。他不装不掖着,大大方方承认自己的嗜好,反而赢得了更多真实的好感。就像他在节目里说的,“人设这东西,早晚得翻车”,与其端着,不如做真实的自己。

所以说,这事儿没什么对错之分,就是不同立场的碰撞。

于谦捍卫了私人空间的自由,网友们表达了对公众人物的期待,两者都没错。关键在于,公众人物得明白,自由是有边界的,即便在自家抽烟,也该掂量着点社会影响;而网友们也该清楚,明星不是圣人,没必要用道德枷锁把人捆死。

最后这事儿怎么收场呢?

于谦还是该抽抽,网友们该骂骂,日子照旧过。但这一来一回的交锋,倒让我们看清了娱乐圈的真实模样——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不同立场的博弈。而于谦用一句“我们家就是大点”,既化解了尴尬,又守住了自己的生活哲学,这或许才是真正的“老江湖”智慧。

0 阅读:103

猜你喜欢

诗桐说娱乐

诗桐说娱乐

欢迎大家给我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