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个男子,得了疥疮,浑身异味,连妻子儿女都讨厌他;他自惭形秽,独自跑去野塘洗

牧童的娱论 2025-09-01 11:10:36

宋朝有个男子,得了疥疮,浑身异味,连妻子儿女都讨厌他;他自惭形秽,独自跑去野塘洗澡,还没来得及脱去衣裳,就被一条盘踞在水边的大蟒蛇缠上了,男子吓坏了。 刘全自小命运多舛,七八岁那年染上了疥疮,病情反复不愈,皮肤溃烂生痂,久而久之竟散发出阵阵怪味。孩童见了绕道,大人们也掩鼻避之,背地里更是给他起了个外号——“臭刘”。 刘全的父母本是老实巴交的农人,眼看儿子受尽白眼,心里酸楚,却又无可奈何。为人父母,总盼着儿子娶妻成家,将来好有个依靠。 他二十岁那年,父母东拼西凑,将家中几乎所有的积蓄拿出来,终于替他娶了一个媳妇。 那媳妇姓王,本也出身贫寒,奈何嫁过来后,嫌夫家清贫,嫌丈夫有疾,更嫌他一身异味,见了便厌。 婚后不久,刘全膝下添了儿女,可孩子渐渐长大,却被母亲带着一并嫌弃。夏日里,天气炎热,刘全出过一身汗,味道更甚。 儿女常常掩着鼻子指着他嘲笑:“爹,你身上的味道比猪圈还臭。”妻子则冷着脸骂:“你要是早点死了,咱们母子还能少受些罪。” 刘全心如刀割,却无处诉说。村人避之不及,家中冷眼相向,他几乎觉得自己活在世上只是个累赘。 那一年盛夏的一日,天热得难当,他自觉身上腌臜,便偷偷走到村外的野塘边,想着下水冲洗一番,至少能暂时少些气味。 刚解下衣裳,忽然草丛一阵簌簌作响,一条粗如水桶的大蟒蛇自塘边钻出,鳞光闪烁,直扑向他。刘全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想逃,却已被蟒蛇缠住腰身。 他声嘶力竭地呼喊:“救命啊!快救我!”然而妻子儿女听见了,却远远地站在田埂上,冷眼旁观。 妻子冷冷地说:“这也是报应吧,老天爷嫌你脏,连蛇都要收了你。”儿女们不但不上前,反而捂着嘴偷笑。 绝望中,刘全心头一股怒火翻涌:既然家人如此无情,死在蛇口又有何惧!他咬紧牙关,猛然用尽全力,将身子往塘边的石头上一撞,竟让蟒蛇吃痛,身子一松。 刘全趁机拾起石块,拼命砸向蛇头。几番厮打后,蛇被他砸得头破血流,蜿蜒着逃进了密林。 刘全瘫倒在地,浑身是血,既有蛇血也有自己的血。他眼泪滚滚:原来自己在家人眼里,真的不如一条命悬一线的狗。 他心灰意冷,不再回家,而是顺着小路流浪出去。一路行走,饥一顿饱一顿。谁知天意弄人,那次与蟒蛇的厮打,竟仿佛逼出了他体内的毒素。 数月后,刘全的皮肤溃疡慢慢愈合,味道渐渐消失。他惊奇地发现,自己困扰二十年的顽疾竟不治自愈。 那时,他已经走到了邻县,靠给人打短工维生。因病好人健,再加上他吃过苦耐劳肯干,渐渐被一个盐商看重,留在身边帮忙。 盐商出海贩盐,需人看管货栈,刘全忠厚老实,不敢贪半分,几年下来深得信任。 一次偶然的机会,盐商带他出海。途中遇到风浪,船只险些倾覆。 众人惊慌失措时,刘全却不顾生死,奋力把船舱堵住缺口,救了整船人的性命。盐商感念他的救命之恩,索性将一处盐铺交由他打理。 刘全本是寒门出身,深知生意难做,凡事小心谨慎。他买卖公道,从不短斤少两,渐渐地顾客都信赖他。 几年下来,盐铺越做越大,他也积攒了不菲的家产。到三十岁时,他已是本地有名的富户,人称“刘大东家”。 当年的妻子与儿女听闻他富贵,羞惭交加,偷偷找上门来。妻子眼泪汪汪,说当年自己一时糊涂,求他原谅。儿女跪在门口,喊着“爹”,声音凄切。 刘全心头百感交集。若说没有恨,是假的;但他又想起当年自己孤苦无助时,正是因为恨而生怒,才逼得自己走出困境。如今他已富贵,若仍怀恨,岂不与当年的冷漠无情无异? 于是,他叹息一声,将妻儿接回府中,却不再像往日那般卑微。反倒是妻子与儿女见他如今衣冠整齐、举止自信,心生敬畏,再也不敢轻慢于他。 自此,刘全常以自身的遭遇劝诫乡人: “人不可轻视贫病之人,也不可因一时荣华而生骄。命运之事,谁又说得准呢?” 他还在村中修桥铺路,周济穷苦。村人再也不敢称他“臭刘”,反而敬他为“刘善人”。 就这样,一个曾被全村人嫌弃的“怪物”,最终熬过屈辱与冷眼,病愈身康,成了富甲一方、远近称颂的仁厚之人。

0 阅读:1668
牧童的娱论

牧童的娱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