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主席下令炮击金门,不小心炸死两个美国顾问,美国得知后率大军压境,指挥员慌忙上报,但毛主席说的四个字,让所有人都出乎意料......因为主席当时说的四个字是“照打不误”! 福建沿海阵地炮兵部队排列待命,1958年8月23日下午5时30分开火,数百门炮轰向金门国民党阵地。首轮炮击两小时,摧毁多个炮位和设施,国民党数百人伤亡,其中两名美国顾问被击中丧生。国民党组织反击,但火力弱于大陆。蒋介石下令空军海军增援,向美国求助激活共同防御条约。美国调动第七舰队,数十艘战舰和数百架飞机集结海峡。福建指挥员起草报告:误中美国顾问,美舰逼近射程,请求指示。电文到中南海,毛泽东批示“照打不误”。前线继续执行,调整策略只瞄国民党补给船,避免直接击中美舰。国民党运输船被击中沉没,美舰观察后撤退。 蒋介石指责美国不守承诺,美国给出模糊保证,不直接参战。炮击次日继续,解放军轮换阵地。金门国民党挖掘壕沟,加固工事。美军顾问加强防护。海峡风浪中,美海军不进入三海里线。9月7日,美舰护航国民党船团卸物资,解放军避开美舰打击国民党船,击沉多艘。双方空军交锋,大陆米格机拦截国民党F-86。10月6日,解放军单方面停火几天,后恢复炮击。国民党依托碉堡还击。整个过程,解放军克制战术,只针对国民党目标。美军援导弹给国民党,未越红线。蒋介石多次下令反攻,空军损失大。炮战暴露美国不愿为台湾与中国开战,国民党士气低落。解放军间歇炮击维持压力。 毛泽东早年经历让他对革命有深刻认识,从农民家庭走出来,接触新思想后投身变革。井冈山时期,他制定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土地改革吸引农民加入。长征途中,面对国民党围追堵截,他指挥部队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后重建力量。抗日战争中,中共军队从几万人发展到上百万,控制大片根据地。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歼灭国民党主力百万以上,迅速解放大陆。建国后,他领导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恢复经济。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志愿军入朝作战,保卫边境。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工业基础初步建立。1958年大跃进运动,钢铁产量目标高,人民公社遍布乡村。台湾问题上,国民党退守金门马祖,蒋介石在美援下加强防御。毛主席关注国际形势,中东危机时,美国忙于黎巴嫩事务,不想多线作战。这次炮击时机选在中东事件后,推迟一个月,避免美国直接介入。炮击打乱国民党反攻计划,蒋介石向美求援,但美国顾虑多,不愿升级冲突。 金门炮击事件中,解放军炮火精准,首日就重创国民党阵地。两名美国顾问是军事援助人员,在岛上指导国民党部队,被炮弹碎片击中。美方通过无线电报告华盛顿,艾森豪威尔政府紧急响应,派第七舰队进入海峡威慑。指挥员报告上送,毛主席批示后,前线部队严格执行,只打蒋船不打美舰。这种策略让美军摸不清底牌,舰队靠近护航时,见国民党船沉没,就自行后撤。 蒋介石在台北大发脾气,觉得美国盟友靠不住。美国务院外交照会,安抚蒋介石但不承诺开战。炮击进入第二阶段,解放军每天或隔天一轮,国民党补给困难。空军对抗中,大陆飞行员击落多架国民党飞机,美国提供侧风导弹增强国民党防空。10月停火几天,是给国民党喘息,但美官员访台后,毛主席下令继续。整个炮战,解放军伤亡少,国民党损失大。事件显示,美国在冷战中不愿与中国直接对抗,优先本土利益。第三世界国家从中看到,美国不是无敌的,推动民族独立运动。 后续发展中,炮击转为奇数日开火,国民党偶数日回击,形成对峙常态。美海军撤部分舰艇,恢复巡航。危机到12月缓解,但炮击延续多年。1979年中美建交后,完全停止。金门事件重塑台海格局,美国不愿冒险开战。毛泽东继续领导,推动工业农业发展。1976年9月9日逝世于北京。炮战影响东亚战略平衡,国民党认识到大陆决心。蒋介石加强金门防御,但反攻大陆计划破产。美国调整对华政策,逐步承认现实。
俄罗斯的错误绝不能再犯!中美对抗越是激烈,中国就越要牢牢抓住这一点。如今美国频频
【3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