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阅兵前夕,石破茂莫迪抱团,发联合声明对中国东海南海问题发难 8月29日,莫迪刚落地东京,他就和日本首相石破茂凑在一起,抛出一份火药味十足的联合声明。声明里不仅点名中国在东海、南海的“单方面行动”,还煞有介事地“表达严重关切”,更搬出“反对凭借力量与威压改变现状”这种硬邦邦的措辞。 这种赤裸裸的介入姿态,等于直接踩了中国在核心利益上的红线——要知道,印度既非东海国家,更与南海争端八竿子打不着,却偏要横插一脚,摆明了是配合日本的地缘棋局。 莫迪这次行程安排本身就暗藏玄机。他前脚刚接受中国邀请,高调宣布要赴天津参加上合峰会,后脚就临时加塞访日行程,把日本放在访华之前。更耐人寻味的是,他刻意避开了9月3日的抗战阅兵式,反而选择在日本高调亮相。这种“先日后华”的排序和缺席重要纪念活动的举动,被广泛解读为印度在亲疏关系上刻意将日本排在中国前面,甚至被部分舆论批评为“对历史的不尊”。 此外,这份联合声明的实质内容更是处处针对中国。安全领域,双方不仅要把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永久化,变成“长期性地区集团”,还计划扩大日本自卫队与印军的联合训练和情报共享。经济层面,日本承诺未来五年对印投资10万亿日元,推动人才交流和技术合作。表面看是经济互助,实则想帮印度摆脱对中国产业链的依赖——比如稀土合作,印度6月刚收紧对日稀土出口,转头就和日本谈供应链“去中国化”,明摆着要为中国设“暗雷”。 与此同时,石破茂拉着莫迪体验新干线、考察半导体工厂的举动,更是刻意绕过技术领先的中国高铁,暴露了印度难以承认中国发展成就的心态。 而将东海、南海成日印炒作焦点,双方背后也各有盘算。 日本近期在东海动作频频,不仅抗议中国新建第21座油气结构物,还启用大型无人机监控钓鱼岛,试图通过技术升级强化实际控制。而印度则把南海当“秀场”,8月初派三艘军舰与菲律宾在黄岩岛外海联合军演,结果遭中国052D驱逐舰全程锁定,连12海里都没摸到就被迫撤退。这种军事投机看似刷足存在感,实则暴露短板——印度舰队远道而来,后勤补给困难,而中国依托岛礁基地已形成“本土作战”优势。 莫迪政府玩“两面下注”,实则是战略焦虑的体现。印度经济正遭美国重创,特朗普对印商品加征50%关税,导致年出口损失60亿美元。按理说此时更需稳住对华关系,但莫迪偏要借日本给中国“下马威”,无非是想在访华前攒谈判筹码,同时向美国证明自己“没彻底倒向中国”。这种既想赚中国市场红利、又靠美日安全合作制华的“骑墙术”,反而让印度陷入战略被动——中印边境摩擦不断,印军连防寒服都依赖美军淘汰旧货,高原作战能力远逊解放军,此时在海上挑衅中国,无异于以短攻长。 反观中国方面,对这份联合声明的反应冷静且强硬。在外交层面,中方重申东海、南海主权“毋庸置疑”,警告“外部势力休想在中国家门口兴风作浪”。军事上,解放军在南海划设军演禁区,用实战演练回应挑衅;更在西部边境加速推进新藏铁路建设,以陆制海反制印度。针对日本炒作东海问题,中国外交部直接甩出“不接受,已驳回”六字硬核回应,戳破日本所谓“中间线”主张的单边性。 其实,实力对比也决定日印掀不起大浪——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基地、055万吨大驱的火力,对比印度老旧的“德里级”驱逐舰和日本依赖美军支援的防线,差距悬殊。就连日本专家都承认,若在东海与中国对抗,“日印航母加一起也没几个能打的”。 说到底,这场闹剧折射出了日印两国的窘境:莫迪想借美日杠杆撬动更多筹码,却暴露了印度在多线平衡中的力不从心;日本拉拢印度“壮胆”,反凸显其面对中国崛起时的深度焦虑。而中国的反制干脆利落——黄岩岛驱离印舰、新藏铁路稳步推进、南海实弹演训,每一步都卡在节点上,既守住底线,也昭告世界:核心利益上,中国不惯着任何人!
“战败国对战胜国发出了警告”!当地时间8月31日,日本防卫省特意选在中国即将举行
【404评论】【2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