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大战最意外的结果是中国没料到的,美国原来的“绝招”是用俄罗斯的那套对付中国,但现在看来已经完全不需要了,因为美国已经发现,要是用那套对付中国,第一个死的不会是中国,而是美国! 贸易战一开打,美国人想“让中国服软”,可没过多久,美国人的钱包就开始缩水。关税一加,进出口的价格直线上涨,老百姓在超市买个日用品、家庭换台新车都得掂量着花钱。 相关机构算了算,大部分关税其实是美国人自己买单的,普通家庭每年得多支出不少,这不是打击外人,反手先坑了自己。 汽车企业最先遭殃,像福特、通用这类公司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紧巴,本来想着多保护点美国制造业,谁知道把车子装出来,比进口日本车还贵。 组装工厂的成本一天高过一天,利润一跌再跌,老美消费者一看价格直皱眉,买不起就忍着不用。 美国的农民也好不到哪去,中国减少采购美国农产品后,美国农田里的大豆、玉米滞销,农场主的心跟着凉了一大截。 收入大减,让很多人不得不靠补贴度日。本来农民们支持政策,结果这个政策让他们的日子更难过。 同时,中国没有像预想中那么受影响,反而在变化中寻找出路。失去部分美国市场,转头和东南亚、拉美国家的生意越做越大,通过各种贸易合作计划拓宽道路。 2025年东盟成了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对美出口少了,对东盟出口却节节高升,朋友圈越拉越大,生意也越来越活络。 被美国科技打压的中国企业抓住机会搞技术突破。华为没了美国芯片,三年里硬是闯出一条自主创新路,新一代5G、AI产品登台亮相,国内半导体企业市值和产能水涨船高。 美国想掐中国脖子,结果给中国按下“快进键”,很快追赶了上来。 美国打算用关税振兴制造业,结果发现高关税、流水线的工作岗位并没多起来,生产成本随之上跳,衣服鞋子这些日用商品不但没变便宜,反而更难买得起。钢铁和纺织等行业更是越补越无力,得不偿失。 美国国债问题也是个隐患。中国手握大批美国债券,美国财政陷得很深,一旦中国大量抛售,金融市场也得跟着颤抖,这无疑成了悬在头上的一把利剑。 从特朗普那年扔下第一颗“关税炸弹”到2025年,美国越来越像那个被自己武器反噬的倒霉蛋。 美国政府想通过单边政策让世界乖乖听话,结果证明,全球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断链只会大家都受罪。 美国原以为自己能当导演,让中国按剧本下跪,可戏演到现在,观众都看明白了。中国没有倒下,而且活得更坚挺,反倒是美国国内矛盾激化,企业农民叫苦不迭。 这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未来怎么样还不好说,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全球谁都离不开谁,动辄脱钩只会让世界经济更加不稳定。
在中国面对过的历届美国总统里,特朗普可能是被严重低估的一个,甚至可以说,是这近4
【1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