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一女子见邻居80岁的老太太孤苦无依,便好心将其接回家中照顾。老太太感动,写下签署协议让女子继承她的房产。可谁想8年后,老太太的房价飙升到90万,竟一纸诉状将女子告上法院,还说自己被女子虐待,要求撤销之前签订的遗赠抚养协议。 2024年的上海法庭上,一份已经泛黄的纸张成了全场焦点。它是一份《遗赠抚养协议》,一边是小张女士八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另一边是一位八旬阿婆的晚年安稳。 可谁能想到,当初这份象征着超越血缘信任的协议,如今竟因一套暴涨到90万的房产,变成了一场关于是否“虐待”的对质。 阿婆这辈子太苦了,丈夫走得早,好不容易拉扯大的独子又意外身亡。小张最初发现她时,要么是扶着墙颤颤巍巍地走,屋里飘着剩饭和药的馊味;要么就是听到隔壁一声闷响,叫来物业破门后,发现老人已经摔倒在地,不省人事。 是小张把阿婆送到医院,垫付了医药费,也是她不忍心看老人再一个人熬着,干脆把她接回了自己家。从此,洗衣做饭,熬粥送到床边,风雨无阻地陪着看病挂号,陪着聊天解闷,逢年过节还给买新衣。邻居们都说,这比亲闺女照顾得都周到。 这份《遗赠抚养协议》是阿婆自己提出来的,她固执地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报答这份恩情。小张起初还推辞,但拗不过老人的坚持。在街道工作人员的见证下,两人签了字。 那一刻,阿婆的眼神暖得能化开冰,里面全是感激。这更像是一份情感的托付,而不是一笔财产的交易。 转折来得猝不及防。因为城市规划,阿婆名下那套不起眼的老房子,价值从几万块一下子窜到了90万。钱成了那根搅动人心的棍子。不知从哪冒出来的远房亲戚开始在阿婆耳边吹风:“房子这么值钱,怎么能白给一个外人?” 因为亲戚这句话,阿婆开始慢慢变了,要防着小张,阿婆开始瞒着小张,偷偷请了律师,一纸诉状就把照顾了自己八年的人告上法庭,理由是自己被胁迫签了协议,还遭受虐待,连饭都吃不饱。小张收到传票时,整个人都懵了,心也凉透了。 法庭上,真相被一点点剥开。阿婆声泪俱下地控诉,却拿不出任何被虐待的证据。而小张那边,一沓沓厚厚的就医记录、详细的生活开销凭证,堆成了小山。邻居们也纷纷出庭作证,讲述着亲眼所见的八年点滴。 法律最终给出了公正的裁决。法院认定,阿婆是因为房价上涨,受了亲戚挑唆才反悔,因此驳回了她撤销协议的请求。但判决不止于此,法官还判令阿婆必须向小张支付八年来的赡养费,共计11.5万元。 这个判决不仅维护了契约精神,肯定了小张未来对房产的继承权,更用一笔明确的金额,为她这八年的善意与付出定了价。这笔钱,是对她劳心劳力的补偿,也是对阿婆这样背信弃义行为的一次惩戒。 官司是赢了,可那份曾象征着人间温情的协议,却永远留下了一道裂痕。它从一份情感的见证,在90万的估值下,变成了利益的标的,最终由法律的标尺来衡量是非。 这件事提醒我们,善意固然无价,但在复杂的现实面前,它需要契约的保护;而当契约面临人性的考验时,我们最后能依靠的,或许只有法律的底线。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上海浦东新区法院
2024年上海一女子见邻居80岁的老太太孤苦无依,便好心将其接回家中照顾。老太太
烟雨评社
2025-08-30 18:21:16
0
阅读:702
A超
事实证明人是不能做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