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俄罗斯的空袭很有可能炸到大鱼了!英国和欧盟紧急召见俄罗斯大使,表示出了强烈抗议! 2025年8月28日凌晨,乌克兰首都基辅再度陷入战火。俄罗斯出动近600架无人机和30多枚导弹对基辅展开密集空袭,乌克兰空军的雷达几乎被同时点亮。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空袭,因为这次炸弹不光落在了居民楼和军事目标附近,还波及了欧盟和英国的外交机构。 基辅的夜空几乎被无人机遮天蔽日,炸点分布密集,像是铺网似的扫荡。爆炸之后,至少19人死亡,包括4名儿童,伤者超过40人。死亡人数可能高达23人。 最引人关注的是,欧盟驻基辅代表处大楼出现明显破损,玻璃被冲击波震碎,外墙也出现裂痕;而英国文化协会的办公室也被直接波及,一名安保人员受伤。 这下问题可不小了。虽然俄罗斯方面声称,他们的目标一直是“乌克兰的军用及与军用相关的设施”,并且“精确打击,目标摧毁,任务完成”。 但欧盟和英国不这么看,尤其是在自己家的办公室都被波及的情况下。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立刻发声,直言俄罗斯这是“无差别攻击民用基础设施”,还说这表明俄罗斯正试图用一切手段恐吓乌克兰。 英国首相斯塔默也没闲着,指责普京彻底破坏了和平的希望。 欧盟外交事务负责人卡拉斯干脆一句话总结:“蓄意升级,公开挑衅。”德国总理默茨更是直截了当:“俄罗斯又露出真面目了。” 不仅说,还真动手了。英国外交部当天就召见了俄罗斯驻英大使安德烈·凯林,欧盟也召见了俄罗斯驻欧盟使团的临时代办。 这不是礼节性的寒暄,这是正式抗议。两边都摆明了态度:打到谁都行,别碰我们外交机构。 俄罗斯方面的回应依旧是老三套。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说打得很成功,目标精确,和民用设施没关系。 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则把锅甩回乌克兰,说是乌方防空系统和电子战设备导致误伤。但这种说法,在建筑物还冒着烟的时候,很难让西方买账。 事情闹大了之后,美国也出来表态。总统特朗普用了两个词:“不满,但不惊讶。”这句话听起来像是“我就知道你们又来这套”。 不过嘴上说归说,手上的支票也照样开了:美国国务院批准向乌克兰出售价值8.25亿美元的空投弹药和相关装备,算是变相回应这次袭击。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在第一时间和泽连斯基通了电话。虽然他还是老调重弹,呼吁“全面、立即和无条件停火”,但这类表态现在的分量已经越来越轻了。 泽连斯基方面的回应更实际,他直接和特朗普及冯德莱恩通话,希望能加快武器供应,甚至还提到希望与美国展开无人机联合生产合作。 乌军也不是吃素的。当天就对俄罗斯境内的炼油厂等目标进行了反击。虽然没有透露具体战果,但从俄方媒体的报道来看,确实有几个重要能源设施遭到破坏。 有意思的是,这次空袭发生的时间点很微妙。就在不久前,美国才试图推动俄乌举行新一轮和平会谈,甚至还想组织首脑峰会,但这场空袭显然让努力再度停摆。 欧盟这边也没闲着,不仅准备对俄罗斯实施第十九轮制裁,还提议动用被冻结的俄方资产用于乌克兰重建。 冯德莱恩还提出一个新词:“钢铁豪猪”。她的意思是要把乌克兰打造得像豪猪一样难弄,不仅要给武器,还要让乌克兰自己能生产防御系统。 这种说法虽然听起来像是动漫台词,但背后显然是打算长期扶持乌克兰。 从过往情况看,俄罗斯并非第一次误伤或击中与北约、欧盟相关的设施。例如2024年3月,俄方就曾声称在一次打击中“误伤”了一名波兰准将。 而这次,有西方媒体开始猜测:是不是这次空袭中,有什么“重要人物”也在目标范围内?不过截至目前,没有任何权威机构证实有西方高级军事人员在袭击中伤亡。 中国方面的表态还是一贯的冷静。外交部发言人强调三点原则: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换句话说,就是别往外捅,也别加码,能谈就别打。 从目前来看,这次空袭无论是从规模还是波及范围来看,都是近期最严重的一次,对外交机构的波及尤其罕见。 虽然俄方坚称目标明确,但西方显然不打算就这么算了。召见大使、追加制裁、提升军事援助,连锁反应已经在进行。 接下来局势会不会继续升级,关键还得看几方面:一是俄方是否继续扩大打击范围;二是乌克兰如何回应;三是美欧是否愿意继续加码。 而要说和平谈判的可能性,这次空袭之后,很难再有人对近期达成协议抱有太大期待了。
俄罗斯已出现战败苗头!很多人还以为俄罗斯能跟西方耗到底,错了。当普京选择跟特朗普
【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