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敢结婚?” 河南上蔡00 后小情侣风风光光办婚礼,男方家前后掏 36.6 万彩礼、仅上车礼就4.6万,还送价值3万全套五金首饰,本以为是 “良辰美景结良缘”,可两人同居几个月后闹掰,男方本想着哄哄继续过日子,女方却突然变脸说 “不想领证了”,男方气炸了,必须起诉要回血汗钱,法院最后这样判了,网友都咋舌:“这谁还敢结婚?这婚结得比做生意还闹心!” 先捋捋这事的来龙去脉。男方叫黄某,女方叫贾某,俩人经人介绍认识,按农村老规矩一步步来。 2024 年 2 月给了 10 万见面礼,2025 年 1 月 “看亲” 又拿 22 万彩礼加五金,1 月 21 日办婚礼再出 4.6 万 “上车礼”, 该走的流程没落下,俩人事后也住到了一块。 可谁能想到,“好景不长”,才 4 个月就因为鸡毛蒜皮的事儿吵翻,说散就散了。黄某心里能不窝火吗?36 万多可不是小数目,那都是家里的血汗钱,于是找贾某商量要回彩礼,可俩人谈崩了,黄某没辙,只能 “打官司讨说法”。 说起彩礼,咱老百姓都懂,老辈传下来的规矩,是男方家的一份心意,说白了就是 “想娶人家姑娘,得让人家看到诚意”。 但到了现在,法律上对彩礼有明确说法,它是 “以结婚为目的的赠与”—— 啥意思?就是我给你彩礼,是奔着跟你领证过日子去的,要是婚没结成,这钱就得说道说道。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里写得明明白白,没办结婚登记的,要回彩礼法院得支持。 最后法院判贾某返还黄某 24 万,有人就问了:“为啥不是全额还 36 万?” 上蔡县法院说了,得看 “实际花了多少、谁有错、当地规矩” 这些。 这判决也合理,毕竟 “清官难断家务事”,不能一竿子打死。而且黄某自己放弃要五金首饰,也算是给双方留了点情面。 其实生活里,因为彩礼闹僵的事儿真不少。 前几年有个老马,为给儿子娶媳妇,头发都愁白了。女方要 19 万彩礼,老马本就不富裕,“砸锅卖铁加借钱” 才凑够,婚是办了,可家里欠了一屁股债,日子过得 “紧巴巴”。 还有个老梁,本来想建蔬菜大棚挣钱,结果儿子对象家突然要 20 万彩礼,一分都不能少,老梁没办法,只能把大棚计划搁置了。这就是 “高价彩礼压垮人”,多少家庭因为这事儿愁眉不展。 再说说这对 00 后,法院判的时候没死抠法条,而是考虑了实际情况。 俩人办了婚礼,一起过了几个月,彩礼肯定有部分花在日常开销上了,而且分手也没谁明显有错,所以得 “一碗水端平”。 判还 24 万,既让黄某少亏点,也没让贾某太难堪,算是 “合情合理”。 彩礼不是 “卖姑娘的钱”,不能把婚姻当买卖。现在不少年轻人觉得 “办了婚礼就是夫妻”,把领证不当回事,可 “空有仪式没法律保障,出事准吃亏”。 这些年 “先同居后分手,彩礼要不回” 的纠纷越来越多,就是因为年轻人对 “领证” 太不当回事,等真闹掰了,才知道 “法律是底线,没证啥都白搭”。 00 后追求婚恋自由是好事,可 “自由不能没规矩”。婚姻不是 “过家家”,办了婚礼不领证,看着热闹,其实没保障。 真要是感情出问题,哭都没地方哭。所以说,“婚姻大事非儿戏,领证环节不能省”,别光顾着图省事、讲浪漫,该走的法律程序一步都不能少,不然最后 “竹篮打水一场空”,后悔都来不及。 信息来源: 时代邮刊 2025-8-28 00后情侣同居分手男方诉还36万彩礼,法院判决返还24万
这个得多少彩礼才能弄回家?!
【53评论】【18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