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1日拂晓,国民党第八兵团司令刘汝明得知解放军已在其侧翼安徽铜陵以东大举渡江,便立即下令放弃江防阵地,全线撤退。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天早上,国民党第八兵团司令刘汝明的电话突然响起。 接听电话后,赫然听到驻守大通的第55军74师师长李益智急促的声音:“共军从铜陵以东88军正面渡江了,已经上岸不少人,听说那边有部队‘叛变’!” 刘汝明握着话筒的手微微一颤,尽管他早料到这一天会来,但解放军的突破速度还是让他后背发凉。 在军中被称为“逃跑将军”的他,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做出决定,下令全线撤退,放弃经营三个月的江防阵地。 然而,刘汝明的撤退命令就像一块多米诺骨牌,瞬间推倒了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 他的第八兵团下辖三个军将近十万人,原本防区从安徽铜陵延伸到江西九江,是汤恩伯京沪杭防御体系的重要一环。 可是,当解放军在荻港、江阴等地同时突破时,刘汝明连象征性的抵抗都没有。 而是直接带着绥靖区司令部直奔青阳,五十五军往太平跑,六十八军和临时配属的九十六军也各自夺路南逃。 汤恩伯得知此事后,当天就发来急电,命令他停止撤退,联合第七绥靖区部队反攻渡江解放军。 没曾想刘汝明只是瞥了一眼电报,紧接着继续向屯溪方向狂奔,身后只留下被冲散的部队和扔满江防工事的枪支弹药。 值得一提的是,刘汝明的西北军旧部与蒋介石嫡系素来不和,淮海战役时他救援黄百韬兵团就磨蹭不前,被李延年骂作“胜不相庆,败不相救”。 渡江战役前,中共曾通过冯玉祥夫人李德全、孙良诚等多条渠道策反他,连亲信部下都劝他留条后路。 他却冷笑:“国民党打共产党不行,打我们还是有余的”。 此番对内部清洗的恐惧,远甚于对解放军的畏惧,最终让他选择带着残兵一路南窜。 不过,长江防线的崩溃比预期更快,刘汝明部撤离后,镇江、南京的国民党军彻底乱了阵脚。 第四十五军、二十八军23日弃守南京,第四军从镇江撤退时连重武器都扔在泥泞路上。 这些部队本想沿京杭国道逃往杭州,却在溧阳被解放军截住。 数万人挤在广德东北部的山路上,连级部队里混着十几个不同番号的散兵。 敌二十八军军长刘秉哲化装潜逃,五十二师师长朱丰甚至扮成伙夫挑着铁锅。 最终八万多人像无头苍蝇般在广德被围歼。 而刘汝明带着相对完整的五十五军躲过追击,经祁门、婺源窜入福建。 沿途不断收拢残部,甚至把突围归来的三千多散兵重新编队。 再反观蒋介石对这支“滑头兵团”的态度也是耐人寻味。 尽管刘汝明在漳州又丢了九十六军,副军长萧续武在永春起义,黄振涛带212师在永泰投诚。 老蒋还是任命他为闽粤边区总司令,甚至亲自到厦门视察五十五军工事。 而这种容忍背后是国民党政权末日的无奈,当嫡系部队在淮海、渡江战役中消耗殆尽,连杂牌军的残兵也成了救命稻草。 直到9月漳州、厦门解放,刘汝明带着弟弟刘汝珍和少数亲信逃往台湾。 那时候他或许才明白,这场千里南逃不过是给蒋家王朝多续了五个月的命。 此时再看1949年春天的长江防线,刘汝明的撤退不仅是个人的生存选择,更是国民党军事体系溃败的缩影。 而他的部队也不是不能打,抗战时在罗文峪砍杀日军、台儿庄会战击毙敌旅团长的战绩,证明西北军有过血性。 但内战中的派系猜忌、保存实力的算计,最终让这支军队变成惊弓之鸟。 当解放军炮声响起,江防部队的第一反应不是抵抗而是比谁跑得快,这样的军队注定撑不起摇摇欲坠的政权。 历史给过刘汝明机会,可他至死都没跳出军阀思维的牢笼,就像他私藏的枪械,再多也挡不住时代的洪流。 信息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渡江战役:千里江防一夜溃》 新华社《广德围歼战:渡江战役的关键一役》 央视国家记忆栏目《1949解放之战:突破长江》
1949年4月21日拂晓,国民党第八兵团司令刘汝明得知解放军已在其侧翼安徽铜陵以
粉樱萌娃
2025-08-30 10:55:43
0
阅读: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