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河南,73岁的老大爷与71岁妻子在田间一座坟头相遇,妻子突然抱住老

炎左吖吖 2025-08-30 10:42:07

2024年5月河南,73岁的老大爷与71岁妻子在田间一座坟头相遇,妻子突然抱住老大爷要发生关系,而老大爷害怕丢脸,想要推开妻子,但发现推不动。于是老大爷抄起地上的菜刀和铁锨等工具,对着妻子一顿猛砍,直至妻子断了气。后经鉴定,当时老大爷突然犯了癔症。那法院会怎么判? 8月26日,潇湘晨报上公布了这一案件。 2024年5月,河南乡村的田间发生一桩令人扼腕的悲剧。 73岁的华老汉扛着铁锨走向田间祖坟时,用菜刀和铁锨将结发四十余年的71岁妻子阿美杀害。 这夫妻俩究竟是什么仇什么怨,会对自己的枕边人,下此毒手呢? 老华与阿美的婚姻始于四十多年前。 1980年,29岁因家境贫寒的老华以“倒插门”方式入赘阿美家。 这在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农村,注定了他“低人一等”的家庭地位。 他不能主持祭祖,孩子随母姓,连上桌吃饭都得缩在角落。 邻居记得:“老华总蹲门口啃馍,见他媳妇过来就缩脖子。” 多年来,老华常向邻居抱怨自己在家中抬不起头。 四十四年来,这对夫妻像合租的陌生人。 分床睡,各做饭,赶集都一前一后走。 华某常对牛棚里的黄牛念叨:“咱俩都是外来户。” 案发前三个月,华某开始对着空气嘟囔。 村里医生说是“老年癔症”,吃几副安神药就好。 但儿子发现父亲总盯着坟地方向发呆:“娘在那儿,说地下冷。” 精神鉴定报告后来显示,他长期压抑导致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 简单说,他活成了两个人。 一个是唯唯诺诺的上门女婿,一个是幻想中要被“妻子欺辱”的受害者。 5月那个午后,阿梅来送清明漏烧的纸钱。 案发当日,老华与阿美在田间一座坟头旁相遇。 据老华事后供述,阿美突然上前拥抱并提出发生关系。 这一在常人看来不符合七旬老人行为逻辑的举动,却成为悲剧的导火索。 老华自称感到羞耻并试图推开妻子,却发现推不动后,抄起地上的农具行凶。 警方现场勘查发现,老华使用了菜刀和铁锨等多种工具,反复击打阿美头面部等致命部位,作案手段残忍。 经法医鉴定,阿美是重型颅脑损伤死亡。 案件审理过程中,警方发现现场疑点。 妻子衣物完整无撕扯,尸检也未显示性侵痕迹。 但华某坚持说“她要强行同房”,村民作证“阿梅性子直,可能不懂表达”。 最关键的争议点在于老华的精神状态。 专业机构鉴定显示,老华案发时处于癔症发作状态。 这种精神障碍会导致患者认知能力短暂缺失,但并非完全失去意识。 他知道菜刀能砍人,专挑头部攻击。 这解释了为何老华能清晰记得案发前“妻子抱他”的细节,却对行凶过程记忆模糊。 法律上,精神鉴定结果并非“免罪金牌”。 根据《刑法》第十八条规定,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法院考虑到老华案发后主动赔偿受害者亲属部分经济损失,且年事已高、人身危险性较低等因素,最终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8月法院宣判无期徒刑时,华某突然清醒般大哭。 “我杀了俺孩儿他娘!” 儿子既恨父亲残忍,又怨母亲迟钝:“爹憋屈了一辈子,娘到死都没看懂他。” 更深的悲剧藏在赔偿协议里。 华某把毕生积蓄3万元赔给娘家,那本是阿美给他攒的养老钱。 这起案件折射出多个社会问题。 一方面是农村上门女婿的身份困境和长期心理压抑,另一方面是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忽视。 老华四十多年的入赘生涯中积累的屈辱感,在癔症发作时以极端方式爆发,最终酿成悲剧。 如今案件虽已一审判决,此案收录进《农村老年人心理危机干预白皮书》。 专家注释:“缺乏情感沟通的老年婚姻,可能因一方认知障碍引发极端事件。” 如今豫北农村多了巡回心理诊所,墙上标语写着:“憋屈要说出来,心病也是病。” 只是华某和阿美,永远等不到这剂解药了。 主要信源:(潇湘晨报晨视频8月26日报道)

0 阅读:182
炎左吖吖

炎左吖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