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晨跑时,我总会遇见几位熟悉的老年人。 第一位是小区保洁员孙大哥。他和其他保洁员一样,负责小区公共区域的清洁工作。身体硬朗、勤劳质朴,总把单元门厅、走廊和公共区域打扫得一尘不染。偶尔他的老伴也会来帮忙。他们做着最辛苦的活,拿着最微薄的工资,却始终认真而踏实。 第二位是常在小区旁健身场锻炼的李大爷。每天清晨,他和几位老伙伴一起在单双杠上锻炼。虽然年纪不小,却能完成标准的三练习——这可是非陆军指挥专业体育课的毕业考核项目。他们精神矍铄、笑声爽朗,偶尔喊上几嗓子,常常把还在睡梦中的年轻人吵醒。 第三位是在小区外围小步快走的高大姐。因为曾经脑梗,她行动有些不便,常常拄着拐杖,努力跟上前面两位骑着电动轮椅的老友。她们一边锻炼,一边交流强身健体和心脑血管康复的经验,偶尔也会为前几天刚刚走了的老王感到唏嘘和惋惜。 第四位是总是急匆匆赶早市的老吴头。他每天准时出发,一定要看到第一个摊位摆出来、第一筐蔬菜上架,然后精心挑选最新鲜的蔬果,为全家的一日三餐准备食材。他的日子平凡,却透着一种安稳和富足。 第五位是冯副处。虽然已从机关退休多年,但他依旧风度翩翩——白衬衫、小皮鞋,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每天骑着电动车,背着各式渔具和一把大太阳伞,到小区附近的河边钓鱼。风雨无阻,乐在其中,他的晚年潇洒又自在。 第六位是陈大妈,每天清晨出门,手里牵着四条狗狗的链绳。她忙得不亦乐乎,刚刚帮大毛擦完屁股,转眼又要教训正在嗅闻痕迹的二毛,回手还得拦住想欺负四毛的三毛。偶尔遇到其他遛狗的邻居,她总能热络地聊上几句,俨然是小区里的社交达人。 第七位是周大姐。她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把小区的垃圾桶翻拣一遍,仔细分出饮料罐、塑料瓶、纸箱和泡沫板,分类整理好装进一个大袋子里,再蹬着三轮车送到价格公道的废品站。她为环保和银发经济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过,这行也有领地意识,偶尔她会因为抢地盘跟人争执,甚至骂骂咧咧一整天。 一日之计在于晨,这些晨光中的老年人,让我看到了人生后半程的不同状态。无论富足或清贫,健康或疾病,忙碌或悠闲,他们都在认真生活,在各自的轨道上奔走前行,演绎着不同的人生场景,也勾勒出生活的悲欢与温度。 今天他们是别人眼中老人,明天自己也会成为他们的角色,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
每天晨跑时,我总会遇见几位熟悉的老年人。 第一位是小区保洁员孙大哥。他和其他保洁
逆流而不屈
2025-08-29 08:21:18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