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周总理急匆匆的来到伟人处,将一位48岁女叛徒的判决书递给伟人,伟人看后愤怒的说“她是我党的好同志,怎么可能是叛徒。” 主要信源:(中国军网——黄慕兰:浏阳花木兰 上海建奇功;澎湃新闻——红色女特工黄慕兰:你不知道的上海滩“名媛”另一面) 2017年2月7日,传奇女性黄慕兰在杭州逝世,享年110岁。 这位经历过中国革命风雨的老人,用自己漫长的一生书写了一段不为人知的红色传奇。 黄慕兰原名黄彰定,1907年出生于湖南浏阳一个书香门第。 她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开明士绅,与谭嗣同、唐才常并称“浏阳三杰”。 在那个女子很难接受教育的年代,12岁的黄淑仪被父亲送进了长沙周南女校。 这所由留日归国的朱剑凡创办的女子学校,培养出了向警予、丁玲等一大批杰出女性。 四年女校生活让黄慕兰接受了新式教育,也开阔了眼界。 原本她可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出国深造,但一桩包办婚姻改变了人生轨迹。 18岁那年,她被迫嫁给一个抽鸦片、脾气暴躁的富家子弟。 在忍受了一年多的不幸婚姻后,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做出了大胆决定逃婚。 逃出家门的黄淑仪为自己改名为“黄慕兰”,表达对花木兰的仰慕。 1926年,她来到汉口参加妇女运动,凭借出色的能力和过人的胆识,19岁就担任了汉口妇女部部长。 天生丽质的她成为武汉三镇众多青年才俊追求的对象,但她最终选择了《民国日报》总编辑、共产党员宛希俨。 1927年三八妇女节那天,两人登报结婚。 当时武汉正在举行庆祝游行,几十万人参加活动,作为大会主席的黄慕兰给国共两党高层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是幸福时光很短暂,国共合作破裂后,宛希俨被派往赣南开展地下工作。 此时黄慕兰已经怀有身孕,只能留在武汉等待。 孩子出生第三天,噩耗传来:宛希俨在赣南牺牲了。 这个沉重打击没有击垮黄慕兰,将儿子托付给宛家后,她毅然前往上海,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秘书兼机要交通员,成为中央特科成员,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工作。 在上海期间,黄慕兰与中央委员贺昌结为夫妻。 但婚后不久,贺昌就被调往中央苏区。 黄慕兰再次送别爱人,全身心投入地下工作。 她凭借出色的社交能力,在上海上流社会如鱼得水,每晚都将获取的情报整理送出。 1931年,黄慕兰担任互济总会营救部长,首要任务就是营救被捕的关向应。 当时关向应化名李世珍,身份尚未暴露,但负责保卫工作的顾顺章叛变,使营救工作变得急迫。 黄慕兰通过追求者陈志皋结识其父陈其寿。 法租界任职18年的刑庭庭长。陈其寿很喜欢这个聪明伶俐的姑娘,认她做干女儿。 在陈其寿的宴会上,典狱长答应放人,但一个月过去仍无动静。 黄慕兰在一次咖啡厅聚会中,偶然听到当局抓到“大鱼”的消息。 她不动声色地套取信息,敏锐判断出是总书记向忠发被捕叛变。 她立即上报,使周恩来等人得以提前转移。 随后黄慕兰再次拜访陈其寿,最终救出关向应。 这件事后来惊动了中央领导。 当时周恩得到消息便急匆匆去见毛泽东。 随后他将一份关于黄慕兰被误指为叛徒的判决书递给伟人。 伟人看后愤怒地说:“她为我党做出了重要贡献,不可能是叛徒” 这个批示最终保护了黄慕兰。 1933年,在组织建议下,黄慕兰与追求她多年的陈志皋结婚,并奉命脱离党籍。 这个决定为她后来的坎坷埋下伏笔。 婚后她以银行家、慈善家等多重身份继续为党工作,参与营救“七君子”等重大行动。 解放后,由于党籍问题,黄慕兰的工作一直未能落实。 1955年,她因涉“潘杨案”被判入狱20年。 出狱后多次上访无门,直到1980年在邓颖超帮助下才获得平反,担任上海市政府参事。 晚年黄慕儿孙满堂,时常与国内外家人联系。 2017年2月7日,这位110岁的老人在杭州安详离世。 她的一生历经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革命的坚定信念。 正如她105岁寿辰时所说:“我到底是不是女英雄,历史会做出判决。” 黄慕兰的故事是中国革命中无数地下工作者的缩影。 他们隐姓埋名,冒着生命危险从事秘密工作,为革命胜利做出重要贡献,却很少为人所知。 这些隐蔽战线的英雄们,同样值得被历史铭记。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何香凝病危昏迷,总理看望突然清醒,提出一个请求,总理含泪答应“周公……我……还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