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千万别以为今天同时下水的两艘超级挖泥船只用于疏浚航道!人民日报已经官宣,这两艘船还可用于吹填造陆,背后深意不言而喻! 先说说这两艘船有多大。每艘船长度接近200米,什么概念?差不多是两个足球场连在一起那么长。 其宽度达38米有余,这一宽度甚至超越了三条车道的高速公路。 最为关键的是,其“肚量”极大,舱容最大可达3.5万立方米,为目前亚洲最大的耙吸挖泥船。 这么说可能不太直观,想象一下,这些容量要是全部装满泥沙,能填满好几十个标准游泳池。 这两艘船的工作能力也很惊人。即使在八级风浪的海况下,它们照样能干活。 船上的耙头最深能伸到海底120米的地方,相当于40层楼那么高。 效率更是没得说,正常条件下,90分钟就能把整个泥舱装满,比看场电影的时间还短。 可能有人会觉得:不就是两艘挖泥船吗? 这你可就想错了。 这两艘船的用途远不止疏通航道这么简单。据官方消息,它们日后的工作任务繁多,诸如港航疏浚、深远海取砂、吹填造陆、深海采矿,也包括管沟开挖回填与深海管道铺设等事务。 特别是“吹填造陆”这四个字,里面的含义可深了。 什么是吹填造陆? 简单来说,就是把海底的泥沙吸上来,然后吹到指定地方,让原来是一片海水的地方变成陆地。 咱们国家在南海的一些岛礁就是用这种方法扩建的。 以永暑礁为例,其原面积尚不足0.2平方公里,经吹填造陆后,摇身变为2.8平方公里的永暑岛,面积扩张达十几倍之多。 这个过程需要很强的技术支持,而新下水的这两艘船就是干这个的“专业选手”。 跟之前著名的“天鲲号”相比,这次下水的两艘船采用了不同的技术路线。 “天鲲号”是绞吸式挖泥船,用旋转的绞刀把海底物质打碎,然后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目的地。 而新下水的这两艘是耙吸式,它们有个大泥舱,可以先把挖起来的泥沙存起来,运到需要的地方再进行吹填作业。 这种设计让它们更适合远距离作业和多种复杂情况。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下咱们国家在这方面的发展历程。 不到十年前,中国还对大型挖泥船实行出口管制,因为那时候咱们自己造这类船的能力还有限。 但是短短几年时间,中国已经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这两艘船从设计到建造全部是自主完成,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 有些人一听到吹填造陆,就会想到南海岛礁建设。 确实,中国过去几年在南沙建设了一些人工岛,形成了完整的战略布局。 这些岛上建了机场、码头、雷达站、灯塔等设施,既能民用也能军用。 从当年的需要国外技术,到现在完全自主研制,中国疏浚装备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道路。 这些“大国重器”不仅能够用于经济建设,也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正如专家所说,中国在南海通过岛礁建设扩大海洋存在,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南海国际合作、保障南海航行自由,这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应该承担的国际责任。 这两艘超级挖泥船的下水,标志着中国正从疏浚大国向疏浚强国迈进。 未来,它们将在广阔的海洋上,展现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为国家发展和人类海洋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资料:两艘超大型耙吸挖泥船下水——中工网
大家千万别以为今天同时下水的两艘超级挖泥船只用于疏浚航道!人民日报已经官宣,这两
梦幻星辰绘长
2025-08-28 10:22:01
0
阅读:30
用户15xxx86
填海造陆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