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公司的总裁曾断言“在高端芯片领域,中国要比美国落后十年!”,谁知

冥王星的主人 2025-08-27 17:25:40

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公司的总裁曾断言“在高端芯片领域,中国要比美国落后十年!”,谁知去年中国芯片出口却首次突破万亿元,挡也挡不住!

在芯片赛道上,西方巨头放话中国落后十年,谁知一转眼,中国芯片出口就破万亿大关,这中间到底藏着啥玄机?会不会是自强不息的逆转?

从 2019 年开始,美国年年给中国芯片产业 “打补丁”,又是封锁 10nm 以下技术,又是把华为、中芯国际列入实体清单,恨不得把中国芯片产业链连根拔起。

结果呢?2024 年前 11 个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 1.03 万亿元,同比暴涨 20.3%,直接把汽车、手机这些传统出口大户甩在身后。

华为 Mate 60 系列就是个典型例子。2023 年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德访华期间,华为突然开售 Mate 60 Pro,没开发布会、没预热,直接把搭载麒麟 9000S 芯片的手机砸向市场。

拆机报告显示,这手机国产化率超过 90%,从屏幕到镜头全是中国供应链的产品。更绝的是,麒麟 9000S 的 5G 性能实测下载速度超过 500Mbps,直接打脸那些说 “中国造不出 5G 芯片” 的言论。

再看中芯国际,这家被美国重点关照的企业,愣是在 14nm 制程上实现量产,良品率达到国际主流水平。2024 年中芯国际股价涨到 58.8 港元,市值近 4700 亿港元,成了港股半导体板块的扛把子。美国不是不让台积电给华为代工吗?中芯国际就把华为的订单接过来,用成熟制程做出高端性能。

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这对 “存储双雄” 也不含糊。长江存储的 NAND 闪存产能从 2020 年的每月 10 万片跃升到 2024 年的 30 万片,长鑫存储的 DRAM 芯片出货量 2025 年预计增长 50%,全球市场份额从 6% 提升到 8%。

这两家企业就像武侠小说里的 “扫地僧”,平时不显山露水,一出手就把三星、SK 海力士打得措手不及。美国的制裁反而让中国存储芯片价格腰斩,把韩国企业的利润空间挤得死死的。

国家大基金三期的 1600 亿投资更是关键。这笔钱砸在芯片设备、材料、封装测试各个环节,硬生生把产业链短板补齐。

比如合肥的芯聚德科技,两年时间就量产 IC 载板,填补了安徽省在封装材料领域的空白。现在全球 64% 的封装测试产能在中国,长电科技、通富微电这些企业的市值都超过千亿,把日本、台湾地区的同行甩在身后。

不仅如此,全球芯片市场的风向也帮了大忙。过去十年,手机和 PC 是芯片需求的主力,逼着大家死磕 3nm、5nm 制程。可现在汽车、工业设备成了新风口,80% 的汽车芯片需求集中在成熟制程。

中国正好在 28nm、40nm 这些领域发力,中芯国际的车规级芯片已经装进特斯拉、比亚迪的电动车,华为的 14nm 芯片拿下新能源车 70% 的市场份额。西方还在为 3nm 的良率发愁,中国已经在成熟制程的赛道上赚得盆满钵满。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的制裁反而把自家企业坑惨了。英特尔 2024 年第三季度亏损 166 亿美元,创下 56 年来最大季度亏损,CEO 不得不辞职。

而中国芯片自给率从 2019 年的 15% 涨到 2023 年的 23%,成熟制程产能占全球 28%,预计 2027 年达到 39%。美国三分之二的电子产品用中国芯片,连军工领域都离不开中国制造的传感器和控制器。

当然,中国芯片产业也不是没有挑战。高端光刻机、EDA 软件这些 “卡脖子” 环节还得啃硬骨头,但成熟制程的出口数据已经证明:西方的技术封锁反而激发了中国的创造力。

就像当年黄河悬河治理,挖泥船挖不完泥沙,但中国人能找到 “调水调沙” 的新办法。芯片战场上,中国用成熟制程的 “泥沙” 堆出了万亿美元的出口长城,这才是真正的 “基建狂魔”。

现在再看阿斯麦总裁的预言,简直像个笑话。中国芯片产业用五年时间走完了西方专家预测的十年路,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把压力变成动力的狠劲。

当西方还在纠结制程数字时,中国已经在成熟制程的战场上建立了新的帝国。这波操作,堪称科技版的 “农村包围城市”,让那些唱衰中国的人彻底傻眼。

0 阅读:1
冥王星的主人

冥王星的主人

你喜欢的,就是我想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