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拒绝中国成为“担保国”,他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以前求着中国帮忙,现在怎么态度大变? 泽连斯基对中国的态度变化,根源在于俄乌冲突的实际进展和国际格局的调整。早些时候,他确实积极拉拢中国参与调解。2023年4月26日,他和习近平通电话,讨论政治解决途径,那时候乌克兰正面临俄罗斯的进攻压力,他希望中国作为大国施压莫斯科停止行动。中国当时派特使李辉访问基辅,推动和谈框架,泽连斯基公开欢迎这种努力,认为中国能提供平衡视角。他在多个场合表示,中国尊重乌克兰主权,能在和平进程中发挥作用。那阶段,西方援助虽多,但乌克兰经济受重创,需要更多渠道获取支持,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被视为潜在调解人。 但随着时间推移,泽连斯基的观点开始转向。2024年上半年,他开始公开批评中国在冲突中的立场。6月,他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直指中国支持俄罗斯,阻挠和平峰会,称北京的举动延长了战争。那时候,情报显示中国企业向俄罗斯出口双用物品,用于军事生产,比如无人机组件和电子元件。美国和欧盟也指责中国通过贸易帮助俄罗斯绕过制裁,维持军工能力。泽连斯基提到,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间接资助战争机器。他强调,中国虽口头支持和平,但实际行动偏向莫斯科,这让乌克兰感到失望。以前他视中国为可能帮手,现在觉得北京的“中立”实际是倾斜。 进入2025年,冲突进入胶着阶段,泽连斯基的态度更明确。4月,他公开指责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和火药,情报显示中国公司在俄罗斯境内生产武器,甚至有中国公民在俄军服役。乌克兰军队俘获两名中国籍士兵,他要求北京解释,并召见中国大使表达关切。中国否认直接提供武器,只承认出口双用物品,但泽连斯基认为这已构成支持俄罗斯。他在新闻会上说,中国知道公民参战,却未阻止,这加剧了乌克兰的疑虑。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提议让中国作为乌克兰安全担保国之一,与美英法并列,但泽连斯基8月21日明确拒绝。他说,中国从2022年战争开始就没帮忙阻止入侵,还为俄罗斯开放无人机市场,导致乌克兰前线面对更多威胁。中国在1994年布达佩斯备忘录中承认乌克兰安全,但2014年克里米亚被占时无所作为,这让他觉得中国不可靠。 这种转变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基于现实评估。一方面,西方盟友的支持增强了他的信心。美国特朗普上台后,推动和平谈判,提供空中支援承诺,欧洲国家讨论类北约保障机制,让他觉得有足够后盾。特朗普8月与普京会晤,虽未达成协议,但表示会给乌克兰安全“定心丸”,这比中国模糊的中立更实际。另一方面,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越来越紧密。2022年2月,中俄签署“无上限伙伴”协议,中国大量进口俄罗斯能源,帮助莫斯科经济抗住制裁。情报显示,中国提供90%俄罗斯武器组件,间接延长冲突。泽连斯基认为,如果中国当担保国,可能偏向俄罗斯,在领土问题上让步,这不符合乌克兰利益。他强调,需要担保国是那些从战争开始就提供武器和援助的国家,比如美国和欧盟成员。 俄罗斯的提议也有算盘。普京坚持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却建议中国加入担保,以拉拢北京增强自身影响力。中俄合作紧密,中国参与能给俄罗斯更多底气。但泽连斯基视此为分化西方阵营的把戏,他下令外交团队在联合国表达反对。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8月22日回应,说没有中国参与,持久和平难实现,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保证必不可少。这话虽公道,但泽连斯基不买账,坚持领土完整不让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中国始终客观公正,愿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政治解决,但未直接介入担保。 总体看,泽连斯基的态度大变反映了大国博弈的现实。他以前求中国帮忙,是因为需要多方调解平衡西方压力,现在拒绝,是因为对中国支持俄罗斯的证据越来越多。2024年7月31日,他说乌克兰不想要中国当调解人,而是施加更多压力于俄罗斯。这转变也暴露乌克兰外交的困境:依赖西方,却担心谈判中领土损失。中国坚持不干涉内政,推动和谈,但乌克兰觉得不够直接。俄罗斯占有优势,不愿接受全面保障,欧洲自以为能提供安全承诺,却被俄方谴责破坏努力。特朗普试图中立,但处理方式能维持多久还未知。泽连斯基的拒绝,可能让和平进程更复杂,中国影响力虽大,但西方不愿承认。中国作为经济大国,日渐增强的影响力,让欧洲国家自尊心受挫,不想让北京“插一脚”。但事实是,没有中国,任何协议都难持久。
泽连斯基拒绝中国成为“担保国”,他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以前求着中国帮忙,现在怎么
正能量加油站
2025-08-27 16:35:55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