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队的巨头”Stellantis放弃自研自动驾驶,这是一步错,步步错。
在唐唯实治下的Stellantis仿佛所向披靡,吃的草,产的是奶。但是随着财务暴雷,这家掌管 Jeep、道奇、Ram 等品牌的汽车集团,问题越来越多,最近被曝出放弃自研自动驾驶系统。理由很直接:成本太高、技术难啃、市场需求又不确定。今年年初 Stellantis 还高调推出过 STLA AutoDrive 1.0,声称要做到 L3 级别,也就是在低速场景下,驾驶员可以短暂“手离方向盘、眼离前方”,哪怕看会儿书、刷刷邮件都行,可短短半年,这个项目就被按下了停止键。
为什么呢?Stellantis在电动化转型上已经落后于特斯拉、比亚迪、甚至福特和通用,现金流吃紧。另一方面,开发高阶辅助驾驶要烧掉数十亿美元,但短期内看不到盈利模式,反而拖累主业。与其硬撑,不如转向依赖供应商。
但问题在于:靠外部供应商,虽然能省钱,却失去了技术自主权和更新迭代的灵活性。这一点和特斯拉、通用自研系统的逻辑完全相反。长远来看,可能会让 Stellantis 在智能化竞争中更被动。Stellantis此时掉头,意味着它可能会在智能驾驶这条赛道,继续被甩在后面,在电动化已经落后的情况下,再失去自动驾驶的话,未来的竞争力会更加捉襟见肘。
一句话总结:全球来看,自研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都是非常昂贵的选择。Stellantis 的选择,也许现实,但也很残酷。智能化的核心技术,并不是每家车企都能投资得起的,智能化更贵!
大V聊车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