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正在回归,并且将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既没有谈判也没有预兆,更没有枪声。全世界屏息凝神,静静地看着中国凭借绝对实力主导了这场统一,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胜利,而是通过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全面优势,圆满实现了祖国统一的大业。 先说说最火的半导体,台积电这名字大家肯定不陌生。它在南京的工厂,每年要给大陆的手机厂商、新能源汽车企业供 300 多万片中高端芯片。 现在用的安卓旗舰机,不管是小米还是 OPPO,里面负责处理数据的核心芯片,大概率就是这儿造的;还有路上跑的比亚迪、蔚来新能源汽车,车载控制系统里的芯片,也有不少是台积电南京厂的货。 这些芯片造好后,近三成会跟着大陆企业的渠道卖到欧洲、东南亚,等于台湾造的芯片,借着大陆的路子赚了全球的钱。 但台积电想顺利造芯片,也离不开大陆的材料。 江苏有家企业专门产硅片,上海还有厂商做光刻胶,这俩都是造芯片的关键东西,每年要给台湾的晶圆厂送 200 多亿的货。要是没这些材料,台湾的芯片厂机器就得停转,产能至少得降 15%。 都知道现在全球芯片都不好卖,好多工厂开工率都不到 80%,但台积电还能保持 90% 以上的机器开工率,靠的就是大陆这边稳定的材料供应和订单需求,这稳定劲儿在全球都找不出第二家。 再说说吃的,台湾的释迦、莲雾肯定在超市或网上买过吧?这些水果能新鲜摆到你面前,可不是简单运过来就行。台东的释迦刚从树上摘下来,得先过大陆海关的农残检测,海关专门给这些水果开了 “快速通道”,4 小时内就能通关。 然后福建的冷链物流车早等着了,车厢里温度精准控在 12℃,就怕水果坏了,从台湾果园到你手里,最多不超过 72 小时,比你寄个跨省快递还快。 2024 年一年,台湾农产品光靠大陆电商就卖了 60 多亿,其中高雄莲雾在拼多多上搞 “产地直连”,一季就多卖了 2.3 倍。 这两年全球供应链一团乱麻,好多工厂都愁没订单、愁配套,台湾的传统制造业更是离不开大陆的帮忙。比如台湾的友嘉集团,是做机械制造的,这三年在大陆开了 5 个研发中心,就盯着大陆新能源产业的需求搞设计。 宁德时代你肯定知道,是造锂电池的龙头企业,友嘉专门给它研发了一条锂电池组装生产线,比老设备精准 30%,还能省 15% 的成本。 这条生产线不光供大陆的电池厂,还能跟着大陆企业的渠道卖到欧洲、东南亚,2024 年这部分出口量占了友嘉海外销量的 35%。 要是没大陆新能源产业这么大的需求,友嘉去年至少少 4 个研发项目;反过来,要是没有友嘉的设备,大陆有家新能源工厂去年扩产能的速度直接慢了 22%,等于两边谁离了谁都不行。 现在大陆还在搞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这些新科技,这些新东西也需要台湾的技术搭把手。比如台湾的致茂电子,是做测试设备的,大陆的 AI 服务器造好后,得用它的设备检测性能。 就这两年,致茂给大陆的 AI 服务器厂商供了 5000 多台设备,它的高端设备在大陆的市场份额从 12% 涨到了 28%,赚了钱后又投了更多钱搞研发,还新增了 3 项核心专利。 等于大陆有新场景,台湾有技术,凑一起既能赚钱又能升级技术。 其实说到底,两岸经济不是谁绑着谁,是顺着经济规律走出来的。 大陆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光 2024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就有 47 万亿,还有从原材料到组装的完整产业链;台湾在半导体、精密制造、农业技术这些方面有本事,比如台积电的先进芯片占全球 60% 的市场,台湾的中高端机床占全球 18% 的份额。 两边凑在一起,2024 年台湾对大陆的出口额占了它总出口额的 42%,大陆给台湾提供了 150 多万个就业岗位;反过来,大陆因为有了台湾的产品,电子设备制造成本降了 8%,超市里的农产品多了 200 多种。 这种联系不是嘴上说的,是从每一个芯片、每一颗水果、每一家工厂里长出来的,也是祖国统一最结实的底子。
台湾知名统派、新党创始人王建煊今日发文写道,“如果大陆武统台湾,台湾成为中华人民
【15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