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锁乱象何时休!”上海,女子加班回家,准备开门时发现钥匙怎么都找不到,无奈只得网上花25元找了个开锁师傅。不久后来了俩个师傅,两人捣鼓半天后表示这门锁无法破解,只能强制拆除换新的。女子虽然有怀疑,但此时已是深夜,只得同意对方的要求。好在最后门锁终于换好,可对方狮子大开口要价2410元,女子当然不愿意了,和开锁师傅吵了起来,对方竟还有恃无恐:我们这都是明码标价的,谁来都不好使,报警也一样! 海报新闻八月二十五日报道了这则女子深夜回家,因找不到钥匙,最后被开锁师傅坑钱的新闻,事情的经过是这样。 小丽(化名)一人在上海独自打拼,加班已是家常便饭,所以每天下班后,蜗居在小窝的时光,是她每天最幸福的时间。 这天小丽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到家门口时,却发现怎么都找不到家里的钥匙,暗道又要破财找开锁师傅了。 今天运气不错,小丽找到了一个只需25元的开锁师傅,看位置也离这里不远,果断下单。 很快就有人联系了小丽,在确认具体楼层后,师傅表示5分钟后赶到。 很快开锁师傅如约而至,看着一起随行的两人,小丽还暗自奇怪:就25块钱还来两个师傅,这还能赚钱吗? 后来发生的事情,只能证明小丽还是太“年轻”了! 师傅围着门锁看了一圈,捣鼓了几分钟后表示这种锁没办法破解,现在只能拆掉换新锁了。 这时的小丽又累又困,眼皮子直打架,只想早点回家休息,忘了问价格,直接让对方快换。 闻言对方拿出工具,三下五除二很快就将之前的门锁拆了,换上了一把新锁。 看着对方干活这么麻利,小丽自然是十分开心,还合计待会给两人发个红包呢。 新锁换好后小丽试了一下,发现没什么问题后准备付款,按经验换个锁也就两三百的样子吧。 开锁师傅拿出账单,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收费项目,小丽人都麻了。 只见上面列着:强行开锁服务费300元,门把手480元,防撬锁体500元,合金锁心580元,新锁安装费200元,深夜外出服务费150元,算下来一共要付2210元。 这还不算完,开锁师傅又找了个名义收200元,这意味小丽换个门锁的总费用高达2410块。 小丽无语道:“有没有搞错,换个破锁前后不到十分钟收2410块?你们干脆去抢钱算了。” 开锁师傅听出了小丽话里讥讽的意思,但还是理直气壮道:“我们全部的收费都是明码标价的,有没有乱收费,谁来了也是这个理,就算你报警了也是这个价。” 小丽道:“那你起码在换锁前,得告诉我费用是多少吧?” 开锁师傅道:“门锁是你让我们拆的,新的锁芯也是你挑的,你自己选的这种贵的锁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小丽知道对方是在故意转移话题,但想到这大半夜的,他们两个大男人,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最终经过多次还价,师傅同意了1800元的价格。 回家后的小丽锁好门后,心里直呼肉疼,这几天算是白干了,最后扛不住睡意休息了。 第二天醒来后的小丽越想越憋屈,按照收据上的电话拨过去投诉了,最终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换锁中心承认有乱收费的行为,退了800元。 那么,从法律角度,该如何认定这件事呢? 1、如何判定开锁师傅的行为?将会面临怎样的处罚?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8 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用途、性能、售后服务或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本案中师傅在正式拆锁换锁前,有义务告知消费者每项服务的具体收费情况,否则就是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知情权。 此外,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55 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开锁师傅之前的报价是25元,上门后以门锁不能破解为由,引导消费者拆除旧锁换上新锁,并故意隐瞒高昂的费用,其行为明显存在欺诈,消费者有权要求其赔偿三倍服务费的损失。 2、小丽将如何维权呢?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2 条明确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小丽作为消费者,其正常合法的消费行为,受到上诉法律的保护,当她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小丽可以先和开锁师傅或者开锁中心沟通,要求退回不合理的收费;沟通失败后还可以向当地消协或相关部门投诉,如果仍拒绝,小丽还可以提前诉讼,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新消息,涉事开锁服务商已被平台封掉,从销量榜上消失了。 那么,对于这种开锁乱象,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欢迎评论区聊聊!
上海,一独居女子凌晨1点打不开门锁,在平台花25元叫了开锁服务,万万没想到,来了
【59评论】【88点赞】
周明科
必须严打。还社会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