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被打的蒙圈了吧!巴基斯坦近几日几天宣布将向苏丹出口价值15亿美元的武器。 这可是巴基斯坦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军售订单,军贸交易的内容包括10架K-8“喀喇昆仑”轻型攻击机,还有220架无人机,别看名字复杂,说白了就是能打仗的飞机和能侦察、能扔炸弹的无人机,其中有些无人机特别厉害,能在天上看清楚地面情况,还能精准投放激光制导炸弹。 这 10 架 K-8"喀喇昆仑" 轻型攻击机。这飞机听起来挺唬人,其实就是中巴联合研制的 "混血儿"。上世纪 80 年代,巴基斯坦想买新教练机替换美国淘汰的 T-37,结果美国卡着技术不卖,巴基斯坦一咬牙就找上了中国。 当时中国正愁手里的教 - 8 教练机没市场,双方一拍即合,直接成立合资公司,巴方出 25% 的钱参与研发。这飞机最绝的是 "借船出海"—— 中国用巴基斯坦的资金完成了技术验证,巴基斯坦则拿到了生产线。 到现在 K-8 已经出口 300 多架,光埃及就买了 80 架,单价 1000 万美元,光这一项就给中巴赚了 30 多亿美元。这次苏丹买的 K-8 其实是 "老瓶装新酒",巴基斯坦在原有基础上加装了激光制导炸弹挂架,直接把教练机变成了攻击机。 再看那 220 架无人机,这里面门道可就更多了。巴基斯坦最早的无人机技术是从中国 "偷师" 来的 ——2012 年他们想买美国 "捕食者" 被拒,转头就从中国引进了彩虹 - 3 和翼龙 - 2 的生产线。经过十年打磨,现在巴基斯坦自己鼓捣出了 "沙帕尔 - 2" 武装无人机,这东西能飞 12 小时,挂 4 枚激光制导导弹,性能不比中国原版差多少。 更绝的是他们还搞出了 "阿巴比尔 - 5" 远程打击无人机,航程超过 1000 公里,能携带 100 公斤炸弹,专门针对印度的纵深目标。这次卖给苏丹的无人机里,至少有一半是这种 "中巴混血" 产品。 最有意思的是,巴基斯坦还把大疆的民用无人机改装成侦察型号,成本不到 1 万美元,却能完成战术侦察任务,这波 "军民融合" 操作堪称教科书级别。 你可能要问了,巴基斯坦哪来的技术搞这些高端装备?答案就四个字:"中国输血"。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中国就源源不断地向巴基斯坦输出军事技术。 最典型的就是红箭 - 8 反坦克导弹 —— 中国不仅卖导弹,还直接把生产线搬到巴基斯坦,现在巴方生产的 "巴克塔 - 施坎" 导弹已经出口到 20 多个国家,累计卖了 2 万多枚。 更绝的是枭龙战机,这款中巴联合研制的战斗机,从设计到生产全程 "手把手" 教,现在巴基斯坦不仅自己装备了 150 架,还出口到伊拉克、缅甸等国,连阿根廷都差点下单。 最让印度难受的是,巴基斯坦用枭龙战机改装的电子战型号,在克什米尔把印度的苏 - 30MKI 逼得不敢露头,这波 "技术反杀" 堪称经典。 当然,光有技术还不够,得有人买单才行。这时候沙特就登场了。作为巴基斯坦的 "金主爸爸",沙特这些年没少往巴基斯坦砸钱 ——2023 年直接给了 100 亿美元军购信贷,专门用来买中国装备。 这次 15 亿美元订单,其实是沙特 "曲线救国":苏丹政府军被快速支援部队打得节节败退,沙特又不方便直接出兵,就出钱让巴基斯坦当 "中间商",既规避了国际制裁,又能把中国装备送进苏丹。 巴基斯坦还把退役的歼 - 7 战斗机翻新后卖给苏丹,这些 "老爷机" 在苏丹内战中居然成了 "空中杀手",把快速支援部队的皮卡车队炸得七零八落。 不过最让人叫绝的,是巴基斯坦的 "军贸生意经"。他们把中国技术 "本地化" 后,再以 "第三国制造" 的名义出口,既避开了某些国家的制裁,又能赚取差价。 比如这次卖给苏丹的 "穆哈菲兹" 装甲车,其实就是中国 VT-4 坦克的简化版,成本只有原版的三分之一,却能完成 90% 的作战任务。更绝的是,巴基斯坦还搞起了 "武器租赁"苏丹这次买的 220 架无人机,其中 100 架是 "先租后买",首付只要 30%,剩下的用石油抵账。这种 "灵活经营" 模式,连美国军火商都自愧不如。 现在再看巴基斯坦的这次军售,其实是一场精心策划的 "战略布局"。中国通过技术输出打开了中东市场,沙特用资金换来了地区影响力,巴基斯坦则借此提升了国际地位。 最妙的是,这三方都不用直接下场,却把印度、美国等国家的算盘打得稀碎。当印度还在为买阵风战机花冤枉钱时,巴基斯坦已经用中国技术打造了自己的 "军贸帝国"。这波操作,堪称 "空手套白狼" 的典范。 未来随着中巴在高超音速武器、无人机蜂群等领域的合作深化,巴基斯坦的军售版图只会越来越大。到时候,说不定连美国都得找巴基斯坦买武器,毕竟,能用 1000 万美元买到性能堪比 F-16 的枭龙战机,傻子才买美国的天价货呢。
巴基斯坦被打的蒙圈了吧!巴基斯坦近几日几天宣布将向苏丹出口价值15亿美元的武器。
沃克笔下趣事
2025-08-25 15:42:4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