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位司机运了两车西瓜到达目的地,他们从新疆运到重庆,只用了两天半时间,运费

小美看看社会 2025-08-25 10:36:18

重庆,两位司机运了两车西瓜到达目的地,他们从新疆运到重庆,只用了两天半时间,运费约定好是每车14,800元,可他们到了目的地,西瓜都快卖完了,时间都过去一周了,他们却拿不到一分的运费。

两车西瓜,近三万运费,无人买单。

听起来就像一出现实版“人在囧途”,然而吗,却真实发生在两位货车司机身上。

根据媒体近日报道得知,潘师傅和郭师傅从新疆伊犁奎屯出发。

顶着高温日夜兼程,仅用两天半就跑完3500公里,将两车西瓜运抵重庆双福水果市场。

按约定,收货方徐女士需在卖货后1至3天内支付每车14800元的运费。

可一周过去,西瓜都快卖光了,运费却一分未到账。

两位师傅只能给徐女士打电话,想着对方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事。

但徐女士的解释却让他们心凉半截:“我只是帮新疆货主代卖,西瓜卖不上价,没钱付运费。”

除此之外,她提出让司机自行售卖剩余西瓜抵债,或直接找“消失的新疆货主”讨钱。

老实一辈子的潘师傅听后,心中虽感到憋屈,但还是尝试联系货主,电话却始终无法接通。

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寻求记者帮助,记者多次拨打同样石沉大海。

眼看血汗钱要打水漂,两名司机报警求助。

网友看到两位师傅的遭遇,气不打一处来:“司机拿命赶路,有人拿借口赖账,两天半开3500公里,服务区眯会儿就继续赶路,运费竟是“空头支票”。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徐女士签收货物、主导销售,一句“替人代卖”就想甩锅?生意亏本就能克扣运费?

还有网友提意见,像这种口头约定、代收乱象、转嫁风险,多少司机吃过哑巴亏?必须白纸黑字写清责任方。

律师明确徐女士违约,但司机还在等钱,维权成本高,拖垮的终究是劳动者生计。

实际上,事件核心并非“该不该付”,而是“谁必须付”。

根据《民法典》第509条和第577条,徐女士作为合同相对方,接收货物并实际控制销售,必须履行运费支付义务。

所谓“代卖关系”是她与货主的内部约定,与司机无关。

更深层矛盾在于货运行业的信任危机。

司机为赶时效拼命驾驶,收货方却因市场波动转嫁风险。

若“西瓜降价”能成为拒付理由,明天“荔枝滞销”“芒果过熟”皆可效仿,最终无人愿运生鲜,农户、市场、消费者全是输家。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从这件事中能够看出,司机作为最脆弱一环,承担着体力、时效、经济三重风险。

现如今钱本来就不好挣,师傅们大热天开车也不容易,那么又该如何避免这些事情呢?

那就是需要对行业进行明确规范,书面合同明确付款主体、超时补偿标准,不能让师傅们心寒。

正如网友所言:“别让司机流汗又流泪。”西瓜终会售罄,但守住诚信,才能让每一公里奔波都有底气。

信息来源:重庆天天630  

0 阅读:0
小美看看社会

小美看看社会

优质文章每天更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