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差距究竟有多大?”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再次语出惊人!他说:“我们经

天天谈科技 2025-08-23 21:01:05

“中美差距究竟有多大?”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再次语出惊人!他说:“我们经常说中国AI和美国有一两年差距,但真实的差距是原创和模仿之差。如果这个不改变,中国永远只能是追随者,所以有些探索也是逃不掉的。”

  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对中美AI差距有颠覆性见解:业界“中国落后美国一两年”的说法仅触表象,真正鸿沟在于原创性思维与模仿追随的对立。   他指出中国AI若困于模仿舒适区,将永为追随者,原创探索是必由之路。   这一论断在全球AI竞争中尤为深刻,而DeepSeek的崛起,正改变中国“追赶者”的固有认知,象征着中国AI发展范式的转变。   美国AI领先,源于谷歌、OpenAI等巨头早期的巨额投入,催生ChatGPT等“杀手锏”应用,英伟达等企业不仅握核心技术,其开发者社区更支撑起清晰发展蓝图。   反观中国AI技术社区薄弱,间接阻碍国产芯片生态发展,使国内企业获取前沿技术信息常处被动。   梁文峰强调,英伟达的成功是西方科技生态协同的结果,中国需从零构建自身前沿阵地,但国内多数企业习惯模仿,缺乏原创探索动力。   2022年美国对中国高端GPU禁售,本想限制中国AI发展,却意外点燃本土创新火花。   2023年,含多名华为背景成员的DeepSeek成立,目标明确,就是低调开发高质量开源模型。

创始人梁文峰带领团队避硬件短板,专注提升大模型训练效率,以软件优化弥补算力不足,最终模型训练成本仅为美国同类产品的三十分之一,性能却能并驾齐驱。   2025年初,DeepSeek的R1模型上线,凭快推理速度、低运营成本吸引海量用户,开源模型更在GitHub星标破百万,成现象级项目。   OpenAICEO萨姆・奥特曼公开称其为“强劲对手”,私下却疑其隐藏更多芯片资源。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赞中国工程师才智,也质疑其GPU使用量。   美国科技领袖的复杂反应,尽显对中国AI崛起的钦佩与警惕。   DeepSeek的成功还搅动美国资本市场,引发华尔街科技板块震动,英伟达市值短时间蒸发数百亿美元,投资者意识到中国AI或可不依赖顶级芯片实现突破。   对此微软与OpenAI加速推进预算500亿美元的“ProjectStargate”超级数据中心计划,2025   上半年拟与甲骨文合作增4.5吉瓦电力容量,目标2028年实现通用人工智能。   国内方面,中国AI发展有坚实能源支撑。   2025年中国发电量预计占全球32%,西部电价低至0.3元/度,催生大规模数据中心集群,使本土企业大模型训练成本比美国低9万美元。   同时,AI深度渗透各行业:清华上海AI医院有42名AI医生,日均接诊3000人次,诊断准确率超90%,结合5G远程手术惠及偏远地区。   杭州法院“小智”AI法官提升20%审案量;深圳建筑项目用AI机械臂省30%人力、降30%   工伤率。   AI发展也带来挑战与机遇。虽有“失业潮”担忧,但2025上半年智联招聘数据显示,AI   相关求职人数增200%,AI工程师需求猛增69.6%,AI训练师、AI内容审核员等新兴职业年薪可达百万。   政府推再培训计划助工人转型,教育体系也加速变革,2025年9月起全国中小学强制开设分级AI课程,每学期至少8课时。   地缘政治因素意外推动中国AI创新,DeepSeek等企业用国产芯片训练模型,效率追平国际水平。   中国低成本优势吸引硅谷企业考虑迁数据中心,欧日也在构建AI生态,全球格局更趋多元,中国AI产品出口(如向东南亚提供智慧医院方案)增长迅速。   梁文峰强调,原创能力根基在人才,2025年中国AI专利申请预计占全球40%,顶尖大学AI专业招生翻倍。   当然AI的发展伴随伦理、数据隐私、假新闻等风险,需健全法律法规。   总体而言,中美AI差距成鞭策,推动中国AI从模仿走向原创,让技术融入生活,助力构建更智能的社会。

以上信息来源于北青网 当我们谈论DeepSeek时,是在谈论什么

0 阅读:0
天天谈科技

天天谈科技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