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时期的国民党,根基其实非常薄弱,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的虚

运赛过去 2025-08-22 17:22:45

大陆时期的国民党,根基其实非常薄弱,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的虚弱不堪。截至1937年1月,在册的国民党员一共才有165万人:其中有名无实的军队党员有101万人(占总数的60%以上),以及不能直接服务国内的11万海外党员,真正的国内普通党员约52万人。 蒋介石的经历影响了国民党的发展。他早年军旅生涯,让他更注重军队控制,而不是基层组织。这就导致党根基不稳。想想看,一个党如果只靠军队名义党员,怎能深入民众? 国民党在大陆的架构,就暴露了这问题。到1937年初,党员总数165万,军队101万占六成以上,这些人多是集体登记,没真忠诚。海外11万远水救不了近火,国内普通党员52万而已。其中正式党员36万,预备16万,很多还只是混饭吃。 这些党员散在全国,密度低得可怜。在河南、安徽、福建、云南等省,到1936年还没正式省党部。党员与人口比例,一比一千甚至一比五千,像山东那样。省党部最多百人,通常几十,县党部十来人或五六个。相比省政府五六千编制,县政府六七十人,这党部能干什么?动员民众时,自然力不从心。 为什么根基这么弱?国民党起于革命,但掌权后没好好建基层。孙中山时代就注重军阀联盟,蒋介石上台更强化军权。党员质量不高,很多党棍党痞。分散到几亿人中,影响力稀释了。组织能力弱,就没法有效协调资源。抗战前几个月就这样,战争一来更露馅。 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缺陷放大。日本入侵,党部协调军民慢半拍。省党部人少,征集物资拖沓。战争中腐败横生,官员贪污,民众不满。1945年日本投降,内战跟上。国民党有美援,但内部散沙,淮海战役大败。1949年退台湾,蒋介石继续领导,推行高压,但大陆丢了。1975年他死在台湾,国民党在岛上变,但旧病根留历史。 国民党根基弱,不是偶然。党员少、分布稀、质量差,直接拖累组织动员。蒋介石军阀式管理,没注重群众基础。结果,抗战内战都吃亏。这提醒我们,政党要稳,得扎根基层。

0 阅读:60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