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二战结束,朝鲜半岛一分为二:一个真穷,一个真富,唯物主义早已给出答案。75年前,朝鲜半岛被一道“北纬38度线”劈成了两半。 二战结束后,朝鲜半岛被 “北纬 38 度线” 一分为二,这片同宗同祖、语言文化相通的土地,从此踏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 75 年过去,南北双方呈现出 “一个真穷,一个真富” 的鲜明对比,而这种差异的根源早已被唯物主义揭示 —— 制度选择、发展理念与融入世界的方式,决定了国家的命运走向。 从起点看,北方最初甚至更具优势,日本殖民时期留下的重工业基础多集中在北方,钢铁、电力、机械设施齐备,矿产资源丰富,技术人员也相对充足;而南方当时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资源匮乏,但 1950 年朝鲜战争结束后,这种初始格局开始逆转。 北方选择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推行 “主体思想”,逐渐走向闭关锁国,在苏联解体失去主要援助后,经济陷入困境,“自力更生” 最终变成 “闭门造车”,基本退出了现代国际分工。 如今,朝鲜人口约 2600 万,人均 GDP 约 1000 美元,民众长期面临粮食和能源短缺,国家外汇储备几近枯竭,互联网仅局限于内部局域网,普通民众难以接触智能手机,信息传播受限,社会资源更多投向军事领域,导弹试射和核武器研发消耗了大量本可改善民生的外汇。 南方则在美国支持下逐步建立市场经济,历经政治变革后形成稳定的法治框架,韩国早早意识到传统产业难以致富,政府大力扶持半导体、汽车、电子等高科技领域,三星、现代、LG 等企业在全球市场占据顶尖地位。 通过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韩国用 20 年完成了他国 50 年的现代化进程。如今,韩国人口超 5200 万,人均 GDP 突破 3.6 万美元,跻身发达国家行列,其互联网速度全球领先,智能手机普及率极高,文化产品远销世界,民众享有更自由的出行与信息获取空间。 不过,两种发展模式也各有困境,韩国虽富,却面临高昂房价、激烈内卷、生育率全球最低等 “富裕病”,年轻人自嘲生活在 “地狱朝鲜”;朝鲜虽贫,社会压力相对较小,但贫困普遍存在,工资极低,粮食依赖配给,长期受国际制裁影响,经济活力不足。 南北的对比印证了唯物主义的核心逻辑:一个国家的发展,不取决于血脉或历史起点,而取决于能否顺应生产力发展规律,建立高效的制度,解放生产力并拥抱世界。 韩国的成功在于通过市场经济、法治保障、技术创新和开放合作,融入全球产业链;而北方的困境,则源于对市场机制的排斥、对外部世界的封闭,以及资源分配的失衡。 这片半岛的发展史向人们证明了:真正的强盛从不依赖意识形态口号或对外敌意,而在于能否务实选择发展道路,在效率、公平与安全之间找到动态平衡。
乌克兰,终于醒了!原以为俄罗斯背后最铁的,是伊朗和朝鲜,结果绕了一圈才发现:真正
【7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