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31军副军长李发在检查战备工作时,警卫员突然打了他3枪,毛主席知道后,震怒不已,当即叫来谭政:“务必还李发一个公道!”
李发十六岁那年,世道乱成一锅粥,他看不下去,就干脆投身红军,干起了革命的事儿。一开始,他参加六安起义,那场起义虽然没成气候,但他表现突出,被提拔成排长。接着,他去军事学校学了点本事,长征的时候,他在前头带队,翻山越岭,躲敌人的堵截,一仗接一仗打下来,功劳不小,职位也一步步往上爬。
抗日那几年,他当上团长,带着部队在华北打鬼子,守阵地,设埋伏,好几次把日军打得灰头土脸。解放战争来了,国民党大军压境,他还是冲在前线,淮海战役里,他的部队死死顶住对方的进攻,为新中国成立出了大力。身上落下一堆伤疤,有两处还评上二等残疾,可他没歇着,继续干革命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调到沿海,担任渤海军区司令员,1955年授了少将军衔,两年后,又当上31军副军长,负责厦门那边的防务。当时台湾那边蒋介石还想着反扑,大陆前沿阵地压力山大,李发到任后,马上抓部队训练,修工事,巡海防,忙得脚不沾地。
那天,李发在会议上讲海防安排,警卫员凌发凤突然从后头开枪,三枪打中李发后背,他当场倒下,送医院抢救无效,年纪轻轻四十四岁就走了。这事儿一出,整个军区炸锅了,报告层层上达北京。毛主席听说后,火冒三丈,立马找来谭政,强调要彻查到底,给李发讨个说法。谭政是总政治部副主任,接了任务,赶紧组织调查组南下厦门。起初,大家都怀疑是敌特干的,那时候台湾特务渗透活跃,厦门又是前沿,谁知道会不会有内鬼。调查组到了现场,查档案,问目击者,一点点挖真相。凌发凤这个人,农村出身,当兵没多久,平时训练一般,常挨排长训。原来,他对排长有怨气,那天排长没来会议,他一冲动就把火撒到李发身上了。调查确认,没外部势力掺和,纯属个人泄愤。谭政把报告递上去,毛主席看了,沉默半天,下令处理好李发后事,安顿家属。
李发这辈子,算得上革命老将,从少年投军,到中年授衔,经历了太多风浪。六安起义失败后,他没灰心,继续干。长征路上,部队减员严重,他带队突围,保存实力。抗日八年,他的团在敌后游击,破坏日军补给线,立下汗马功劳。解放战争,他参与渡江战役,指挥部队攻克国民党据点,为南方解放铺路。新中国后,沿海防务重任在肩,他抓部队建设,强调纪律,防范渗透。
这些贡献,不是空谈,是实打实打出来的仗。军中口碑好,大家佩服他不光因为军衔,还因为他那股子韧劲儿。出事儿后,调查组走访官兵,好多老战友回忆李发从前的事儿,说他带兵宽厚,出错帮着扛。凌发凤呢,审问下来,就一普通战士,家庭没背景,没国民党联系,纯粹因为训练受气,脑子一热干了傻事儿。事件定性后,凌发凤判了刑,部队加强思想教育,避免再出类似问题。李发家属得到照顾,子女上学,遗孀有抚恤。他的墓在英雄陵园,名字记在史册里,后人提起,还会讲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