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服了,全世界不得不服,美国财长贝特森近日以一句直白断语惊动东京:“中国是美国在经济和军事方面最大的竞争对手。”当“前所未遇的对手”这一冰冷定义清晰出口,现场日本记者霎时色变——白宫如此评价,已然震碎了西方对华定位的旧日镜像。 贝森特的职业生涯跨越几十年金融风云,他总能在关键时刻抓住机会。 早年经验让他明白市场无情,需要精准判断。加入索罗斯后,他参与的那些大交易,不仅赚了钱,还让他懂得了全球经济的连动性。创办自己的基金虽有挫折,但也让他更谨慎。 教书那几年,他把实战知识传给年轻人,强调历史教训。重返索罗斯后,做空日元的操作证明了他的眼光。密钥广场资本的成功,靠的是他对新兴市场的洞察。 转入政治后,作为特朗普顾问,他推动的关税政策,直接针对贸易不平衡。提名财政部长时,参议院听证会上,他陈述观点,强调保护国内产业。 确认上任后,他主导多项经济举措,包括调整对华关税和推动制造业复兴。他的个人生活也公开透明,与伴侣的家庭,让他成为多元化的代表。 这一切经历,塑造了他对全球竞争的看法,让他能在国际舞台上直言不讳。 2025年8月7日,贝森特在东京接受日本经济新闻社采访,话题从美国政策转向中美关系。他直接把中国称为美国在经济和军事上的最大竞争对手。 这话基于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张,2023年中国GDP按市场汇率算,达到美国的70%以上,超过历史上苏联和日本的对美比例。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27.7%,远超全球平均。 在新能源车领域,2024年产量销量破1100万辆,成本优势让其他国家难追。军事上,中国军民融合产业规模2024年超12万亿元,海军舰艇吨位十年增150%,中远程导弹库存全球第一。 中美贸易额2023年逾6900亿美元,但美国高科技出口管制超千项。这种对手与利益交织的局面,显示全球格局在变。贝森特的评价,标志西方从旧认知转向现实承认。 中国以规模效应和产业政策,重塑经济安全逻辑。这番话,让人看到实力对比的客观事实。 贝森特的东京言论,点出中国实力的核心数据。中国经济体量大到让美国警觉,制造业占比高,新能源车主导市场,军事能力同步提升。 贸易深度绑定,却有管制壁垒,这矛盾让关系复杂。他的话不是随意说说,而是基于事实的判断。西方国家过去可能低估了中国路径,现在不得不正视。 这种转变,无关情绪,而是实力宣告。
美国彻底慌了?世界亿万富豪查理·芒格:“美国过去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有中国人的贡献
【25评论】【9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