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日本为了展示从中国掠夺来的文物,专门建了一个博物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

星球拾光 2025-08-18 10:44:35

1968年,日本为了展示从中国掠夺来的文物,专门建了一个博物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东京国立博物馆,里面展示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物,有商周的青铜器,魏晋的佛像,历代文人的书画,宋元明清的瓷器,数不胜数,据统计,日本在整个侵华期间掠夺的文物就高达360万件之多   在日本展览的文物,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故乡来自中国。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东洋馆里,马远的《洞山渡水图》,梁楷的《李白行吟图》静静陈列,但是每次有工作人员讲解的时候,总会避开来源不谈。   据统计,日本藏有的中国流失文物多达360万件,光是被他们官方冠上“国宝”头衔的就有11件,从战国的青铜鼎到唐代的海砚纹铜镜,每一件都刻着中国文明的印记。   福冈市博物馆里,汉倭奴国王印被当成镇馆之宝,两个巨大的展馆专门用来展示这枚小小的金印,连发现地都成了旅游景点。 可很少有人想过,这些散落异国的文物,原本该在故土诉说自己的故事。 宋代的曜变天目茶碗,唐代的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在国内早已难觅踪迹,如今却成了日本博物馆吸引游客的招牌。   这些文物的流失,不是简单的买卖交易,背后藏着一段段屈辱的历史。   早在明朝,倭寇就常在东南沿海顺手牵羊,可那时候的零散抢夺,和后来成规模的系统掠夺根本没法比。   1894年甲午战争后,日军不仅夺走了辽东,台湾,更开始有计划地搜罗文物。   到了全面侵华战争时期,掠夺变得更加疯狂。   日本成立了“金百合计划”这样的专门机构,由军方直接指挥,像关东军文化财产调查队、东亚考古学会这些看似研究文化的组织,干的全是强盗的勾当。   东京帝国大学毕业的山本清,学的是东亚历史和艺术,却利用学识为掠夺服务。   无论是明代的青花瓷器,还是更加古久的图画,包括保存了两千年的石雕泥像,统统被盗走带到了日本。   1937年,日军一把火烧了南京图书馆,几十万册古书包括《四库全书》的珍本都化为灰烬。   金佛被拆走熔成金块,上千件青铜器,上万幅好不容易保存的书画都被夺走,就连拆不了的壁画,都连墙一起带走。   更让人揪心的是1941年失踪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种种迹象表明可能被日军截获,至今还不知藏在日本哪个角落。   除了文物,日本还掠夺了大约6000吨黄金,有金造文物被熔的,也有从百姓家里劫掠的,更多的来自于国库。   这些沾满血泪的黄金,后来成了日本战后经济复兴的资本,稳定物价,积累外汇,全靠这些不义之财。   可日本对这些的文物,总是想方设法掩盖怎么来的。   京都的有邻馆每月只开放两天,还不许拍照,里面藏着的《永乐大典》,王羲之手迹,连来源都不敢提。   更气人的是靖国神社,门前的石狮子来自圆明园,旁边还摆着唐代的鸿胪井碑,中国人想拍照,工作人员就过来阻拦。   这些年,国际上开始有文物归还的动静。   德国2024年宣布要还回八国联军掠夺的文物,法国之前也还了些陶瓷,青铜器。   中国自己也在努力,2023年有14件清代瓷器从日本回归,2025年又通过协商要回了一部分。可和360万件的总数比,这些实在太少了。   日本官方总说文物是“合法收藏”,私人藏品更是以“个人财产”为由不肯放手。   历史不应该被模糊,无论“保护优先”还是“归属正义”,都应该正视历史。   它们在异国的展厅里再光鲜,也改变不了被掠夺的事实。   或许追回所有文物需要很长时间,但只要不忘记这段历史,坚持下去,总有一天,这些流失的宝贝能回到真正的家。 信息来源: 新华社——日本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中国新闻网——二战日本从中国掠10万件文物 有的已成日本“国宝”

0 阅读:77

评论列表

Sunny

Sunny

1
2025-08-18 12:13

核平日本鬼子,死了的日本鬼子才是好鬼子

猜你喜欢

星球拾光

星球拾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