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见多了生离死别,就会变得冷漠甚至冷血?我从小生长的家庭,父母都是特别有爱心、特别温暖的那种人。 记得小时候,在70年代初,大家都很穷,有一次我们家门口路边有个人中暑晕倒,全家人把他扶到家里,熬红糖水、姜水给他喝。 确实,学医见多了生离死别,对医生的个性是有塑造的! 从医学生第一天开始,我们看到很多疾病,解剖课上接触尸体,那种心灵的刺激和创伤是磨灭不了的。 我其实在面对生离死别时,还是会有些无措。比如周围亲戚朋友有人去世,我一般不太参加葬礼,因为内心很难承受。 记得30年前我刚当医生时,有一个肺癌晚期的病人,是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文化人,我经常跟他交流,所以关系还不错。 但当时的医疗水平,确实救不了他,老人家最后还是走了。治疗期间,我和他们全家人相处得很好,阿姨请我参加葬礼,送老人最后一程。 可我走到半路又回去了,因为我实在很难面对这种生离别...... 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练,我依然会保持一颗温暖的心去看病,但面对生死时确实更客观了,情绪化的东西越来越少,这其实是一种成长。 前两天,我之前一个很优秀的学生,来办公室找我,说想辞职。我听了很惊讶,一直没看出他有这种想法。 他告诉我,其实他情绪不好,甚至有些抑郁,除了家庭原因,还因为每天面对病人的疾苦,内心无法平静,经常整晚睡不着觉,尤其是值班的时候。 仔细分析了他的情况后,我反而鼓励他辞职。因为每个人的内心承受能力不同,如果他无法面对这些病患和人间的疾苦,反而会影响工作,影响他救助更多的病人,更重要的是影响自己的健康。 所以,医生并不是冷漠或残酷无情。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关键是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科学、冷静地面对。 温暖的医生是我们的追求,但经过多年的锻炼,我们也要学会在面对疾苦时保持沉着和勇敢。[作揖][玫瑰]
窦文涛说:"我在医院守夜,看到家属逼着医生拔管子,医生说心跳还有30多下,为什么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