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说:一个人越能够面对失去,就能活得越好。因为活着就是不断失去的过程,一路得到,一路失去。有办法面对失去的人,会成长;没办法面对失去的人,可能就会渐渐枯萎。 但人生的真相,是失为常态。 如果你不能坦然接受“失”,再多的“得”也填不满内心的空洞,一切成就都如沙上筑塔,顷刻可塌。 人生里的诸多痛苦,都源于对“失去”的恐惧和抗拒。 怕失去青春容颜,于是焦虑丛生; 怕失去安稳工作,于是忍气吞声; 怕失去一段关系,于是卑微讨好; 怕失去拥有的名利,于是患得患失…… 真实的成长,往往伴随着撕裂般的失去感。 告别旧我,才能迎来新生;放下执念,才能轻装前行;结束错的关系,才能遇见对的人。那些死死攥住、不肯放手的,常常成为勒紧自己的绳索。 人性本能厌恶真空,恐惧“失去”后的空白。 于是,我们拼命抓住:抓住不再爱你的人,抓住消耗你的工作,抓住过时的观念,抓住虚幻的安全感……结果呢?在无谓的纠缠中耗尽心力,在虚假的圆满里停滞不前,最终失去的,是更宝贵的生命活力和可能性。 一个人,若总将安全感系于外物、他人,就注定被“失去”的阴影笼罩。 想着如何避免失去,如何挽回失去,劳神费心,殚精竭虑,最后,把自己困在过去的泥潭,身心俱疲,陷入无尽的内耗与枯萎。 生活的尽头,是练就“面对失去”的从容。 允许失去发生,接纳世事无常。不在无法改变的事实上耗尽情绪,不因注定逝去的人事扭曲自己。 只要不过分依附外物,不把价值寄托于不可控的拥有,专注于自我内核的锤炼与滋养,在命运的风浪中稳住心神,自然能减少怨怼,步履坚实,不易被击垮。 离“占有欲”远一些,看淡了,就能少很多恐惧,少很多消耗。人越是能平静接纳失去,内心就越有韧劲,生命就越有弹性,路也就越走越宽。 其实,人生的许多答案,不在紧抓不放里,而在敢于松手后。有些东西的消逝,恰恰是为了腾出空间,迎接更契合你生命本质的礼物。 生命是你自己的体验,得失皆是过客。谁也替你承担不了“怕失去”的煎熬。 在通往终点的旅途上,每个人都在学习告别。既然如此,与其耗尽心力对抗必然的失去,不如到阅读、沉思、创造和当下的体验中去,让它们赋予你内在的定力,抚平你得失的波澜,强大你孤独前行的灵魂。 如果非要执着,就执着于成长本身。 所以,想要活得舒展丰盈,就要优化对“得失”的认知,远离患得患失的漩涡,隔绝占有控制的执念。 把注意力放在不可剥夺的自我成长上,过好流动的生命过程,注重内心的豁达与韧性,保持应对变化的稳定,让精神保持强健。 面对失去的能力,才是真正的生命力。#什么年龄的女人最有气质#
蔡康永说:一个人越能够面对失去,就能活得越好。因为活着就是不断失去的过程,一路得
幽篁弄影意悠长
2025-08-17 14:03: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