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是否应该选择教培行业? 2024年,数据统计,老师这个职业,离职率高达20.65%,位居各行业榜首! 这组数据的样本,是2572家民办学校、2139家职业教育机构、5953家非学科培训企业。 看到这组数据,再结合,人口出生率降低,预期未来学生群体数量大幅减少,AI不断介入多种教育场景,代替人力。 当下,是否应该选择教培行业? 是不是,不应该呢? 危机,危机,既是淘汰,也是机遇。 在《这个暑假,有危机意识的中小学教师都在思考未来》一文,表达个人看法: 人工智能对于“育人”型的教师,挑战有限,什么是育人型老师? 解决学生不爱学,不会学,不愿学。。。这些属于由于人的情绪,感情,感受,困扰。。。等等这些问题的能力。 教育行业变革,从“授人以鱼”(偏向知识性、技能传授)转变提升为授人以渔(偏向,能力培养,素质拓展) 如果,你只是单一的传授学科知识,从而介入到教培行业:这是一个红海,而且这个红海会越来越红——学生群体减少,高水平的教师越来越多,AI能替代的场景越来越多,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僧(教师)越来越多,粥(有相关需求的学生)越来越少。 但是,如果是以授人以渔——偏向,能力培养,素质拓展。。。的方向介入教培市场。那么,这个市场是一片广阔的蓝海。 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 教育同吃饭、看病一样,属于刚需,刚需的原因是,不是谁都能胜任教育的岗位,就像不是谁都能做好饭菜,当好医生——人,各有所长; 第二 如何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挖掘,开发孩子的天赋,这个事情原来属于高端,小众的,但是,市场的客观规律就是:下沉——原来的高端变成日常,就像90年代身份的象征小汽车,今天已经成为日常代步的工具。下沉,意味着一个广阔的市场需求; 第三 人工智能还没有能力替代到人完成这些工作能力的阶段,即使,人工智能达到这个水平,从教育的温度而言,人与人最直接的接触、互动,同样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所以,无论是新入教培行业的个人,还是机构,教培行业,未来最大的机遇,概括起来就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挖掘孩子的天赋,培养孩子的天赋。
这种教育真的惊艳到我了
【5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