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普京还有几个未解决的点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的会晤,虽让外界看到美俄关系缓和的曙光,却终究因几个关键问题未能达成协议。在这些悬而未决的事项里,北约东扩无疑是最为棘手、也最为核心的难题,堪称众多矛盾的症结所在。
北约东扩的脚步自冷战结束后便未曾停歇,苏联解体,华约解散,东欧局势骤变,地缘政治出现 “真空” 地带。美国借此契机,积极推动北约职能转变与战略调整,意图将势力范围向东延伸,遏制俄罗斯重新崛起。1993 年 9 月,北约开始谋划东扩计划,这一举措当即引发俄罗斯强烈不满与坚决抵制。北约却不为所动,先是在 1994 年 1 月推出与前华约国家建立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稳住东欧国家;紧接着,1997 年 7 月,马德里会议确定了首批接纳的新成员国名单,1999 年 3 月,波兰、匈牙利、捷克正式加入北约,完成第一轮东扩。此后,北约又历经多次扩张,2024 年,成员国数量已增至 32 个,军事防线大幅东移,直逼俄罗斯家门口,极大压缩了俄罗斯的战略安全空间。
面对北约咄咄逼人的东扩态势,俄罗斯并非坐以待毙,而是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在外交上,俄罗斯多次严词警告北约,强调东扩行为严重破坏地区战略平衡,将引发不可预估的后果。例如,2025 年 6 月 10 日,俄罗斯外交部明确要求北约停止东扩,将此作为结束俄乌冲突的先决条件。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直言,北约东扩是俄乌冲突爆发的首要原因,不解决这一根本问题,欧洲 - 大西洋地区的冲突便难以平息。军事层面,俄罗斯不断强化自身军事力量建设,提升战略核威慑能力。2024 年 2 月,普京强调俄罗斯战略核力量时刻处于全面准备状态,任何武装干涉俄罗斯的行为,都将遭受俄罗斯核武器的强力回击。同时,俄罗斯在西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部署,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展示捍卫国家主权与安全的坚定决心。
那么,北约为何如此执着于东扩?背后有着诸多考量。美国在其中扮演着关键推手角色,将北约视为其霸权扩张、控制欧洲、遏制竞争对手的有力工具。通过北约东扩,美国得以抢占 “后苏联空间”,制衡俄罗斯,维护自身在全球的霸主地位。从战略竞争优势角度看,北约覆盖范围的扩大,意味着美国影响力的延伸,能进一步巩固其全球霸权。在控制欧洲方面,随着苏联解体,欧盟逐渐崛起,美国为防止欧洲摆脱其掌控,借助北约东扩,将欧洲国家更紧密地捆绑在自己的战略战车上。此外,北约东扩还能对潜在竞争对手形成威慑,近年来,北约更是试图借中国议题增强自身合法性,将触手伸向亚太地区。
不过,对于特朗普而言,在北约东扩问题上对俄罗斯妥协并非易事。从美国国内政治角度看,部分政治势力将北约视为维护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重要支柱,坚持通过东扩来遏制俄罗斯,特朗普若在这一问题上让步,可能面临国内政治压力。而且,美国军工复合体与北约东扩存在利益关联,东扩带动军备竞赛,能为军工企业带来巨额订单与利润,这一利益集团也会对特朗普政府施加影响,阻碍其在北约东扩问题上做出妥协。不过,特朗普上台后一直强调美国优先,主张减少海外军事干预,降低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成本,若北约东扩不符合其 “美国优先” 的战略理念,他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美国在该问题上的立场,但这必然会引发各方激烈博弈与复杂的利益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