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敏感的人更快成长
“大家都在外面执行任务,而我只能坐在这里给你买咖啡。”看捕风追影的时候,让我很有共鸣的是张子枫饰演的何秋果。因为她也是一个敏感内耗的人,也因为,她是一个咬着牙坚持哪怕掉眼泪也要证明自己的人。
如果本身瘦小,那就加上一百倍的训练。
如果不够老练,那就打磨到足够面对所有的突发情况。
看她成长线的时候,好几次有触动,其实敏感的人反而会更快成长,因为她们比普通人更能感知到他人的情绪和对自己的评价,更想证明自己,也更容易在痛苦中历练和成长。还记得电影开始的时候,她有很多时候都在坐冷板凳,被告知你是“吉祥物”,所以在前期,她才会有很多外放的情绪和跟黄德忠的对抗。
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很多像我一样敏感内耗的女孩子的影子。张子枫捕捉得真的很准确,比如,开会的时候坐在角落里,存在感很低的样子,有了发现也会迟疑一下,再说出口,但即使是这样,被质疑能力的时候也会第一时间反驳,然后在日复一日的努力里,让对方看到,我也可以。我就是可以。
有时候,其实是那些不好的感受会把人往前推一推,所以前期的何秋果有多让人心疼,后期关于她的剧情就有多燃多爽。
想起我很喜欢的诗写到,洋葱、萝卜和番茄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这个东西,它们认为那只是空想。南瓜不说话,默默成长。
喜欢何秋果。
也喜欢捕风追影里的很多其他角色,展开来写的话,群像戏里的每一个几乎都有自己的复杂和立体,每一个都有值得想象和延展的故事。
而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敏感的人往往会更快成长?因为敏感是礼物,而当你一直一直往前走的时候,总有一天,会看到更美更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