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谈理想车型大多低开高走李想不愧是车圈营销学大师。新车还没交付,就先把“低开

映冬评汽车啊 2025-08-15 19:41:15

李想谈理想车型大多低开高走 李想不愧是车圈营销学大师。新车还没交付,就先把“低开高走”定义为理想的品牌特性,还贴上乔布斯的“Think Different”标签。这样一来,首发期的外观争议、配置取舍、技术路线质疑,甚至价格讨论,都被提前包装成“这是创新的代价”。等到交付后口碑回升,就可以说:“你看,我早就预判到了。” 这套话术既是防御,也是铺垫,把质疑转化为后续口碑反转的营销张力。

理想的产品史证明,这套“剧本”曾屡试不爽,但它能成立有几个前提:

1. 产品体验必须硬核

前期质疑能反转,靠的是用车过程中在舒适性、功能性、可靠性上有压倒性优势。如果短板是实打实的,舆论不会帮你洗成“创新”。

2. 市场容错率已大幅降低

当年 ONE、L9 成功时,新能源市场还没卷到今天的程度,竞品在价格和配置上没这么凶,“半价理想”们更没出现。如今 i8 对手更强,试错空间更小。

3. 节奏必须可控

他说“没体验就别急着评”,但现实是,新车上市的前几周几乎决定了半年走向。早期负面占了上风,再想反转难度会成倍增加。

所以,“低开高走”并不是天然定律,更像是建立在产品力和节奏上的豪赌:赢了是“营销鬼才”,输了就怪“大规模蓄意抹黑”。i8最终走向哪一条,还得等真刀真枪交付后才见分晓。

0 阅读:6
映冬评汽车啊

映冬评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