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女子和四个孩子点一碗面,多次免费续面被拒后女子连续给出2个差评!老板:不同意和解。8月14日,一位女子带着多名孩子来到餐馆,仅点了一碗面,而后,她利用商家推出的“免费续面”服务,先后要求续了两次面,商家予以拒绝。 霍先生对着手机屏幕里的差评,指节捏得发白。那两条红色的“差”字下面,“欺骗消费者”“服务态度恶劣”的评语像针,扎在他经营三年的餐馆口碑上。 他点开监控录像,8月13日晚上7点多的画面清晰得很: 三名女子带着四个孩子涌进店门,七个人占了张圆桌,菜单上划着13元的饸饹面、18元的涮毛肚、两个凉菜,还有份15.8元的团购羊肉串,总计70多块。 穿红衣服的女子当时笑着问:“续面真的免费?”他那时正忙着端面,随口应了句“管饱”,哪想到会成后来的祸根。 第一次续面时,霍先生没多想。穿蓝衣服的女子把空碗递过来,说“孩子没吃饱”,他亲手加了满满一勺面条。 第二次续面隔了十分钟,红衣服女子直接走到柜台前,把碗往台面上一放:“再加点。” 这时他才发现,七个脑袋都凑在那碗面周围,孩子们用勺子分着汤里的菜叶,大人嘴里嚼着羊肉串,那碗13元的饸饹面倒成了摆设。 “咱这规矩是一人一碗续面免费,”他擦着手解释,“你们点一碗,续两次够本了。” 争吵的声音突然炸开来。红衣服女子的手机“啪”地拍在柜台上,屏幕正对着霍先生:“你们招牌写着‘免费续面’,现在又说不行?我要给差评!” 他看见镜头里自己涨红的脸,听见自己反复说着“一人一碗”,可对方根本不听,四个孩子被吵声吓得缩起脖子,躲在大人身后。 其他桌的顾客探头看,有个常客喊了句“老板平时不这样”,红衣服女子转头就怼:“你是托吧?” 两条差评出现在平台上时,霍先生正在给面汤调味。手机提示音连续响起,他手一抖,盐罐倒了半罐进锅里。 他赶紧按订单找到女子的电话,打过去没人接,发信息说“退面钱删差评”,对话框里跳出“对方已拒收”。 凌晨两点,他对着空荡荡的店堂叹气,三年来“一人一碗,续面管饱”的规矩,是为了让出苦力的工人能吃饱,从没见过七个人围着一碗面续了又续的。 公开监控是被逼出来的。霍先生把六分钟的视频传到网上,想让大家评评理。画面里他指着墙上的告示解释,女子拍着桌子争执,连孩子们抢最后一根面条的样子都拍得清楚。 没想到红衣服女子很快找过来,带着警察说“侵犯肖像权”。他看着民警手里的执法记录仪,突然觉得累:“我删视频,但她得删差评。”可对方抱着胳膊说:“先下架视频,不然法庭见。” 调解室里的空气像凝固的面汤。霍先生的律师指着菜单:“上面明确写着‘一人一碗限续’,消费者有义务看清规则。” 女子的声音拔高八度:“我们带孩子,哪有功夫看小字?他要是提前说清楚,我们能点一碗?” 民警翻着卷宗里的消费记录,突然问:“团购羊肉串是成人份,你们七个人分着吃,为什么面只点一碗?”红衣服女子抿着嘴不说话,蓝衣服的低下头抠指甲。 网友的评论像滚水一样沸腾。有人算成本:“一碗面13元,续两次面成本超6元,七个人分着吃,老板血亏。” 也有人替孩子说话:“小孩吃不多,续点面怎么了?”霍先生看着这些留言,突然想起上周有个农民工带孩子来,点两碗面续了三次,临走时非要多塞五块钱,说“不能让你吃亏”。 他那时笑着拒收,现在却觉得,人和人的差距,比面汤和清水还分明。 暂时删除视频那天,霍先生重新打印了价目表。“免费续面”四个字旁边,用红笔添了行小字:“限本人购买后添加,多人需额外点餐”。有熟客来吃面,指着新规矩笑:“这是被吓着了?” 他煮着面没抬头:“不是吓,是心寒。”锅里的面条翻滚着,像在重复那场没意义的争执。 其实谁都清楚,13块的面续两次,值不了多少钱,但规矩被钻空子的憋屈,和被差评冤枉的窝火,才是最噎人的东西。 警方的调解还没结果,霍先生却铁了心:“和解可以,差评必须删。” 热搜还在发酵,有人说他较真,有人赞他守规矩,可对霍先生来说,这场风波里最清楚的,是那句老话——做生意和做人一样,太贪便宜,总会噎着自己。 信源:红星新闻:三名女子和四个孩子点一碗面,多次免费续面被拒后女子连续给出2个差评!老板:不同意和解2025-08-14
吃相太难看,活不起了?两个大人带着五个孩子,在饭店只点一碗面。由于该饭店推出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