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个大谱!上海,一对夫妻开车带子女出行,期间妈妈喊2岁儿子没回应,她也没在意,结果过了一会儿,才发现5岁女儿的座位,压到了2岁儿子的头,儿子则趴在座位下,等她发现时,儿子已经没了呼吸。夫妻俩一气之下,将车企座告上法院,认为座椅存在设计缺陷,要求赔偿200万!法院判了! 据广州日报8月14日报道,在日常生活中,带孩子出门原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可对于上海这对夫妻来说,却变成了噩梦。 2023年5月,宗某开着商务车,带着妻子吴某、5岁的女儿和2岁7个月的儿子出行。 刚出发时,妻子坐在第二排右边,女儿在第二排左边,儿子在第三排左侧玩着手机,一切都很正常。 可大约在上午10点半,车子在路口等红灯时,妻子随意回头看了一眼,发现女儿把座椅调得很低。 她心里一惊,仔细一瞧,竟发现座椅压在了儿子头上,孩子趴在座椅下动也不动。 她慌忙呼喊儿子,宗某也马上停车查看,可孩子早已没了呼吸。 两人急忙送去医院抢救,但最终还是因缺氧缺血性脑病去世。 失去儿子让这对夫妻无法接受,他们把原因归咎于汽车座椅设计存在问题。 夫妻俩认为,这个座椅既没有自动回缩功能,压力还过大,而且车上也没明显警示标志,厂家没尽到提醒义务,于是将汽车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医疗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200万元,并公开道歉。 汽车公司坚决否认,表示该车型通过了国家强制认证,座椅是手动调节,符合国家标准。 而且在《用户手册》中明确写了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规范,不存在安全缺陷。 公司认为,这完全是家长没有履行好监护责任,没给孩子用安全座椅,还让孩子自己调座椅才出事。 法院审理查明,该车的《用户手册》中专门用一章讲“儿童保护装置”,明确写着“必须安装儿童安全座椅”,并警告“未正确安置儿童可能致命”,说明厂家已经尽到合理警示义务。 而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孩子在无人看护下操作座椅,就算加标志,也无法弥补监护疏忽造成的风险。 法官最终判决驳回夫妻俩的诉求,并指出他们的监护失职很明显:第一,没给两岁的孩子用安全座椅,第二,在行车过程中,放任孩子脱离监管,让5岁的孩子操作座椅,还长时间没注意情况。 这种监护漏洞才是悲剧的直接原因,不能用产品责任来替代家长责任。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广州日报
河南,女子经营烟酒店3年3个月时,房东突然说他的司机想干,让女子转让出来。经商议
【3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