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被特赦后的李仙洲被周恩来亲自接见,临别时,周总理问他:“你有什么要求就提吧!”李仙洲想了想后说:“学生有一个疑问被困扰了26年,仍然搞不明白!” 莱芜战役发生在1947年2月,国民党部队六万多人困在山东莱芜一带,试图突围北上。那时候天气冷,雪覆盖地面,部队行动不便。李仙洲指挥整体撤退,韩练成负责殿后部队,装备是美式武器,士兵列队前进。韩练成在战役前建议撤出莱芜城,强调收拢部队需要时间,李仙洲同意了,这拖延了行动。韩练成失踪后,他的指挥部没人,副官到处找,部队没了头绪,军官争执撤退方向。解放军抓住机会推进,快速形成包围圈,枪炮声密集,国民党部队陷入被动。六万人被围歼,李仙洲的命令无法传达,各部各自为战,最终失败。韩练成被地下党藏在莱芜西关商铺地下室,避免暴露。他的消失让解放军提前完成部署,节省作战时间。 1973年,周恩来接见李仙洲,两人谈起过去,李仙洲提到那个26年的疑问:为什么韩练成能独自突围。周恩来点明韩练成在北京,这让李仙洲明白真相。韩练成是共产党情报员,那次失踪是为了配合解放军行动。他脱险后,返回南京,向蒋介石编故事,说自己装乞丐逃出,继续当中将。在国民党会议上,他获取部队调动和后勤情报,悄悄传出。这些信息影响了淮海战役,国民党计划屡次失算。蒋介石到台湾后,才意识到山东进攻失败的原因。1949年,南京抓捕他时,他溜出城,展现脱身能力。他的情报工作改变了战局走向,虽然不为人知,却实实在在推动了进程。 李仙洲特赦后,在北京生活,参与文史工作,写回忆录,记录莱芜战役细节。他每年回莱芜看旧战场,和当地人聊过去的事。韩练成公开身份后,1950年确认党员,1955年授中将军衔,继续在军中任职。他的贡献藏在档案里,影响深远。李仙洲1988年在北京去世,享年94岁。韩练成1984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他们的故事反映出情报战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国民党内部潜伏人员通过机密传递,扭转了多个战场形势。这种隐蔽斗争,比前线打仗更复杂,需要长期伪装和风险承担。 国民党在莱芜的失败,不是单纯兵力问题,而是内部情报泄露造成的。韩练成在高层位置,接触作战计划,部队往哪调、仓库在哪,全都掌握。这些情报传到解放军,提前准备应对。淮海战役前,国民党大举调动,韩练成记录细节,秘密送出,导致计划破产。蒋介石信任他,把他当心腹,结果被坑得很惨。到台湾后,蒋介石反思这些败仗,才明白身边有内鬼。韩练成的潜伏,从1930年开始,持续近20年,经历了多次战役,始终没暴露。他的脱身技巧,在1949年南京乱局中显露,特务盯梢下还能跑掉,靠的是地下党支持和个人机警。 李仙洲在管理所的日子,让他反思国民党失败原因。他后来写文章,分析莱芜战役,指出指挥失误和情报问题。特赦后,他给电影提意见,比如《南征北战》,分享亲身经历。韩练成在解放后,参与军事教育,讲情报工作经验。他的故事在档案局保存,莱芜市档案有详细记录。 解放战争中,像韩练成这样的情报员不少,他们在敌人内部工作,提供关键信息,减少了前线损失。莱芜战役速胜,就是因为提前包围,少打两天仗。国民党六万部队,本来装备好,却因指挥混乱全军覆没。这场战役后,解放军士气高涨,继续推进。韩练成返回南京,继续传情报,影响了整个山东战局。 李仙洲晚年在北京,过着普通日子,散步读书,偶尔出席会议。作为政协委员,他发言谈历史教训。韩练成在北京总医院去世前,还在回忆那些潜伏岁月。他的贡献虽没大张旗鼓宣传,却在共和国历史上留痕。两人的人生交织在莱芜战役这个节点,李仙洲的疑问解开后,或许让他对历史有新认识。情报工作的隐秘性,让许多英雄默默无闻,但他们的作用不可忽视。
1973年,被特赦后的李仙洲被周恩来亲自接见,临别时,周总理问他:“你有什么要求
卖蠢
2025-08-14 19:24:37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