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是1989年,贝聿铭在巴黎蓬皮杜博物馆外拍的。大师身后,竟然有两辆电动自行车?难道是我眼瘸了。
1983年,贝聿铭成为法国卢浮宫扩建项目的总建筑师,为了挽救它当时在世人眼中杂乱无章的境地,他4次参观勘察卢浮宫后,提出了“金字塔”方案。
1984年1月,法国《法兰西晚报》头版放上金字塔模型,配上大标题《新卢浮宫已经激起公愤》。
编辑还在编者按里加了一句“可怜的法国”,文章大意:法国最辉煌的历史建筑,就要在一个外国人的魔爪下惨遭蹂躏了。
面对能把人淹没的唾沫星子,贝聿铭没有退却。
1985年2月,《世界报》出版新卢浮宫专刊,贝聿铭在文中言辞犀利地捍卫自己的设计理念:“人们将此事变成了一个政治事件,说了许多并不确切的事情。这样做不太光明正大,坦率地说,我愿意与任何一个提出其他解决办法的人去比较,但没有人提出来……”
在焦灼状态下,当时巴黎市长(后任总统)希拉克提出一个办法:现场做个1:1比例的“金字塔”模型,接受公众检验。
最后的结果证明,用事实说话,让不怀好意、别有用心的人闭嘴,是切实可行的。
1989年,卢浮宫“金字塔”竣工,同时获得巨大成功。开放当天,前来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好不热闹。
看到这种盛况,付出巨大心血的贝聿铭笑逐颜开,他的脸亮得像“金字塔”。他说,等这一刻等了很久。
同一年,他受前法国前总统蓬皮杜夫人邀请,参观蓬皮杜博物馆。由于在卢浮宫“金字塔”项目中受到热爱艺术的蓬皮杜夫人的热情支持,他们结成了真诚的友谊。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