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过,为什么有人总能绝处逢生,有人却步步踏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透了真相:“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这部横跨千年的史书,藏着无数人逆袭或败落的关键 ——不是出身高低,而是遇事那一刻的第一思维。 秦末荥阳围城,刘邦粮尽兵散,却没有莽撞突围,反而用黄金离间项羽君臣,逼走智囊范增;反观项羽,明明手握优势,却因多疑自断臂膀。同样是绝境,刘邦的 “谋定后动” 与项羽的 “情绪化决策”,早已拉开胜负差距。 汉武帝面对匈奴和亲争议,没有随波逐流,而是看清文景之治攒下的国力、匈奴内斗的时机,一句 “寇可往,我复亦往” 开启汉匈战争;而王莽篡汉后,无视百姓习惯强行复古改制,终致新朝覆灭。顺时势者成大事,逆规律者终是空。 人生就像一盘棋,慌张落子的人往往满盘皆输,而那些能在乱局中稳住心神、找准关键的人,早已在第一念间锁定了破局方向。
你是否想过,为什么有人总能绝处逢生,有人却步步踏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透了
勇哥爱读史
2025-08-14 11:24:42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