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为获取中国高铁技术,花巨资赴中国取隧道技术,为越南自建高铁做准备! 越南那条南北高铁,琢磨了二十多年都没动静,说到底还是卡在技术和钱这两关。这条线全长1541公里,一头连河内,一头接胡志明市,设计时速350公里,可越南地形太复杂了。 尤其是长山山脉那一段,127公里的隧道群堪称“地质地狱”。这种地形对隧道技术要求极高,越南自己没经验,只能满世界找合作。 中国高铁技术在复杂地形中摸爬滚打出来的,比如成贵高铁穿越喀斯特地貌,沪昆高铁攻克高原山地,这些经验对越南来说太关键了。越南眼馋中国的隧道掘进机技术、抗沉降设计和溶洞处理方案,可直接买技术太贵,于是想通过合作培训和项目分包来“曲线学艺”。 越南派人来中国学习,拉中国企业合作。从2024年开始,越南铁道学院、胡志明市交通大学等高校,陆续派了几百名工程师到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天津铁道职业学院参加培训,课程包括高铁隧道设计、TBM操作、地质勘探等。 有个细节挺有意思,越南大岭集团专门组织工程师到中国广州-东莞-深圳铁路线学习,还从中国中铁装备集团订购了TBM设备,摆明了要把技术和设备都吃透。 企业合作方面,越南政府明里暗里给中国企业开绿灯,比如中国土木集团和越南副总理谈合作时,对方直接说“欢迎来投资,想学你们的经验”。 越南自己算过,要是全靠日本技术,每公里隧道造价得7700万美元,而中国方案能压到4000万美元左右。为了省钱,越南不惜“分期付款”,先让中国企业参与部分路段建设,比如河内-海防货运专线改造,等技术学到手,再自己啃硬骨头。 他们要求中国在转让隧道技术时,必须配套电力系统改造,甚至还想拿北部湾油气开发权当筹码,把合作从单纯的基建升级成“战略捆绑”。 这种“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策略,让中国在合作中得反复掂量风险,毕竟越南政府债务已经占GDP的48%,再背500亿美元贷款,利息都能吃掉财政收入的8%。 2025年,越南本土企业飞康集团参与河内地铁隧道建设,用的就是从中国学来的TBM技术;大岭集团在同登-茶岭高速公路隧道项目中,把中国的新奥法和TBM结合,工期缩短了20%。 这场博弈的关键,在于越南能不能在有限的合作中真正吃透技术,而不是变成“中国技术的搬运工”。要是光引进不消化,就算隧道挖通了,后续维护和升级还是得看别人脸色,到时候可就不是“取经”,而是“被套牢”了。
越南访问韩国,另有所图:1、韩国向越南援助高铁技术;2、韩国向越南基建援助;
【1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