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瓒被捕时求饶:“润之,你不要杀我!我有钱,我会叫我老婆拿钱、拿枪弹、拿红军所

大胆的走走 2025-08-13 16:55:39

张辉瓒被捕时求饶:“润之,你不要杀我!我有钱,我会叫我老婆拿钱、拿枪弹、拿红军所有需要的东西来换我的命!”然而,毛泽东说了一句话,瞬间让张辉瓒无地自容。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0年,中原大战的硝烟刚在中国大地上散去,蒋介石调转枪口,对准了他眼中的心腹大患——共产党,十万大军随即开赴中央苏区,代号“围剿”的行动正式开始。 而领兵的总指挥叫张辉瓒,一个背景颇为复杂的人物,这位国民党中将早年留学日本,也曾是参与爱国运动的热血青年。 在家乡长沙当警察时,他甚至亲手处决过鱼肉乡里的恶霸,算得上为民除害,更有意思的是,他与毛主席不仅是老乡,还在“驱张运动”中一同战斗过,也算是昔日的战友。 可惜,北伐战争后,张辉瓒的人生彻底调转了方向,他投靠蒋介石,为了权势名利,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刽子手,他发明的电刑、水刑等酷刑,让无数革命者惨死其手。 在南昌当卫戍司令时,他更是疯狂敛财,开口就要十万银元,还纵容部下四处劫掠,搞得整个南昌怨声载道。 到了苏区,张辉瓒推行“三光政策”,烧村庄、抢粮食、杀百姓,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当地人咬牙切齿地称他“张屠夫”,他一步步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也为自己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在1930年12月,张辉瓒率领第十八师杀气腾腾地扑向中央苏区,红军没有硬拼,而是巧施“诱敌深入”之计。 这一招让张辉瓒误判了形势,以为红军不堪一击,他狂妄地叫嚣要“剃朱毛的头”,继续推行他那套烧杀抢掠的政策。 谁知猎人转眼就成了猎物,12月30日,张辉瓒的主力部队被引诱至江西龙岗的山谷深处,掉进了红军早已布好的口袋阵。 当冲锋号一响,埋伏的红军如猛虎下山,国民党军瞬间溃不成军,指挥系统彻底瘫痪,这一仗,红军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连军需官都成了“运输大队长”。 并且毛主席为此高兴地写下“前头捉了张辉瓒”,来纪念这次反“围剿”的标志性胜利,眼看大势已去,张辉瓒脱下将官服,换上士兵装,躲进一个土坑里,妄图蒙混过关,不过,搜山的红军战士还是揪出了这个狼狈的中将。 在被五花大绑后,朱德亲自给他松了绑,张辉瓒却还端着架子,傲慢地问:“开个价吧,多少钱肯放我?” 这让朱德当场斥责:“红军不是绑匪,你先想想被你烧死的百姓!”后来见到毛主席,张辉瓒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立马换了副嘴脸,亲热地喊道:“润之,润之,你别杀我,我让我老婆拿钱、拿枪、拿你们需要的一切东西来换命!” 那一刻,毛主席没发火,只平静地说:“红军不杀俘虏。”张辉瓒一听,顿时松了口气。 可毛主席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凌厉起来:“你当初‘围剿’红军,不是也喊着‘不留活口’吗,你在南昌杀了多少人,亲手签了多少处决令?” 这一句句质问,像刀子一样扎在张辉瓒心上,他张口结舌,想靠旧情求生,却连个像样的借口都找不到,他心里清楚,这次怕是真完了。 可话虽如此,如何处置这个高级战俘,对苏区中央来说是个棘手的政治问题,毛主席最初也倾向于用他换回被国民党关押的同志。 当消息传到南京,蒋介石果然派人谈判,开出的条件也相当诱人:释放一百多名共产党员,外加二十万银元和大量物资,中共中央讨论后,认为这是一笔划算的交易,随即指示苏区暂停处决,准备交换。 可谁也没想到,这个看似板上钉钉的政治交易,最终却撞上了一堵谁也绕不开的墙——民愤。 在1931年1月28日,红军在东固召开万人大会庆祝胜利,当被押上台的张辉瓒被群众认出后,欢庆的气氛瞬间逆转,无数被他害得家破人亡的苏区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不是来庆功的,是来讨债的。 “张屠夫!”不知谁喊了一声,上万人的怒火被彻底点燃,“报仇”、“枪毙”的吼声震天动地。 这句控诉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愤怒的人潮冲垮了看押线,将张辉瓒从台上拖走,不等任何命令,当场在田埂上将他乱枪打死,他的死,成了一笔笔血债最直接的清算。 当消息传到南京,蒋介石撕毁协议,随即展开报复,将南昌监狱里的一百二十名共产党员用麻袋投入赣江,两个月后,他调集二十万大军,发动了更猛烈的第二次“围剿”。 而张辉瓒事件也促使红军高层深刻反思,在优待俘虏的政策与沸腾的民意之间,到底该如何平衡,这背后,是革命阵营内部,政治理性和群众感性之间一次艰难的博弈。 回看张辉瓒的一生,从爱国青年到嗜血屠夫,最终被他屠戮的人民所吞噬,这结局充满了必然性,他不是简单地输在战场上,而是输给了他自己欠下的累累血债。 【信源】人民网---杨虎城身边心腹是地下党 被中共错杀惹杨大怒

0 阅读:0
大胆的走走

大胆的走走

大胆的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