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现在到底是个什么关系,或者说是个什么样的态势?到底是在全面对抗,还是在全面合作?又或者说是在总体对抗中部分合作,还是在总体合作中部分对抗?对于这个问题,现在很多人的看法产生了分歧。 先看对抗的方面,美国那可是小动作不断。特朗普签署政令,要推动美国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上领先中国,还想着巩固美国在这一领域的“主导地位”。 白宫也公布了限制美国人工智能设备出口和限制中国人工智能模型传播的提案,明摆着就是要在人工智能领域阻击中国。 在贸易上,特朗普上台后又是加征关税,又是搞贸易战,对自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试图通过关税威胁,让中国在各方面让步,全然不顾中美贸易战不仅削弱了双边合作空间,还对全球经济稳定构成威胁。 在技术领域,美国依托完善的经济制裁制度,升级对华“技术战”,美国商务部以各种理由将众多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叫停英伟达部分人工智能专用芯片的对华出口,明确以国家安全为由强化技术封锁。 在军事方面,美国在东亚地区的行动,包括军事基地、军事联盟等,遏制或削弱中国的意图不言而喻,还一再违反中美《八一七公报》,不断“武装台湾”,严重破坏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 不过呢,中美之间也并非完全没有合作。在一些全球性问题上,比如应对气候变化,中美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都承担着重要责任,双方也有过相关的交流与合作。 在公共卫生领域,疫情期间中美也曾有过信息沟通与经验分享。而且,中美在产业链、供应链方面高度互补,在一些基础民生产品的贸易上,依旧存在着合作,美国民众也需要大量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一些美国企业也不愿放弃庞大的中国市场,像英伟达,为了能继续在中国市场销售芯片,即便面临美国政府的诸多限制,也在积极想办法,因为中国市场对它来说太重要了,其H20芯片在中国的销售额预计极为可观。 美国对中国态度如此复杂,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中国的崛起让美国感到了威胁。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生成式AI产品数量迅猛增长,在专利数量上,2024年全球新增的生成式AI专利中,中国占比61.5%,远超美国的16.9%。 在科技领域,中国现在拥有全球最大的高铁网络,自主制造商用飞机,在可再生能源技术和电动汽车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医疗技术、智能手机技术、微芯片生产等方面也不断取得进展。这让一直想在技术上保持垄断地位的美国感到不安。另一方面,美国国内一些政客为了自身政治利益,将中国当作“替罪羊”,把国内诸如疫情、财政赤字、高通胀、工业空心化等问题归咎于中国,从而煽动对中国的敌对情绪,加大对华遏制力度。 但不管美国怎么折腾,中国也不是吃素的。面对美国的种种打压,中国不断加强自主创新,构建起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从芯片到算法,从数据到应用,每个环节都有本土企业顶上来。在人工智能领域,百度发布的Ernie4.5模型,性能出色,成本却只有竞争对手的1%;华为昇腾910B芯片实现了100%国产化,算力密度比上一代提升2倍。中国有庞大的国内市场作为支撑,还有完整的产业链经受住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动荡和冲击。同时,中国积极通过“大金砖合作”、“上海合作组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多边合作机制,构建多元化的全球贸易体系,来对冲美国对华单边封堵、打压带来的负面效应。
终有人间清醒,国外一档节目中,专家说,欧洲像傻子一样看着中美芯片,半导体,科技大
【52评论】【3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