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中国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了,巴基斯坦欠咱们的300亿美元外债,也终于可以还清了。 说起来,巴基斯坦这些年日子过得是真紧巴。就拿去年来说,全国的外汇储备最紧张的时候,连买两个月的汽油都不够。为啥会这样?主要是国家手里没硬通货,想进口点啥都得精打细算。更头疼的是,每年光还外债的利息就够喝一壶的,更别说还本金了。 这时候,天上掉下来个大馅饼 —— 他们在俾路支省的沙漠里,挖出了个超级大油田!专家们探测完一核算,储量居然有 2270 亿桶。 这概念咱得掰扯掰扯:全球一年总共就用掉大概 450 亿桶石油,这么算下来,这油田够全世界用五年的。按现在的油价,这些油能值 15000 亿美元,相当于巴基斯坦一下子揣了个金山在怀里。 这油田一冒出来,连锁反应就跟着来了。 先说说咱中国这边。这些年咱帮巴基斯坦修公路、建电站,光中巴经济走廊就投了不少钱。巴基斯坦欠咱的 300 亿,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以前总有人担心这钱能不能按时还,现在踏实了 —— 油田开产后,光出口石油赚的钱,用零头就能把债还清。 而且更妙的是,以后咱进口石油又多了个靠谱渠道,从巴基斯坦通过管道运到新疆,比从波斯湾绕马六甲海峡近多了,能省老鼻子运费。 再看巴基斯坦国内,那真是从愁眉苦脸变成喜气洋洋。拉合尔的股票市场里,能源相关的股票天天涨停,好多老板都把钱从纺织厂、服装厂转出来,跑去油田周边搞物流、建仓库。 以前政府想修个水库都得求着国际机构借钱,现在腰杆硬了 — 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想再来谈贷款,巴基斯坦直接说 “先等等”,毕竟手里有油,说话底气都不一样。 国际上的反应也挺热闹。沙特的石油公司赶紧派人飞过去,想掺和炼油厂的生意;俄罗斯也派了代表团,琢磨着怎么把这油田的油接到他们的输油管网上。 为啥都这么积极?因为现在全球能源市场乱得很,欧洲那边因为俄乌冲突,天天为找油发愁;印度想买便宜油,可总找不到稳定的卖家。这时候巴基斯坦的油田冒出来,等于在能源版图上插了个新地标。 更有意思的是这事儿对中巴合作的影响。以前咱帮他们,多是咱出钱出技术,他们出人力出场地。现在不一样了,油田成了共同的 “聚宝盆”。咱的石油公司帮他们建钻井平台,他们的原油通过咱修的管道运过来,形成了一个闭环。 当地老百姓也盼着油田早点投产。俾路支省以前是穷地方,年轻人都得跑到卡拉奇打工。现在不一样了,油田营地天天招人,学开钻井机的、搞设备维护的,工资比城里还高。 这么一看,这 300 亿美元外债能还清,只是个开始。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有了自己的 “造血” 能力,不用再天天看别人脸色借钱;咱呢,既多了个能源伙伴,又巩固了合作关系。 现在,俾路支省的钻井平台已经开始试运转了,黑色的原油顺着管道流出来的时候,不光照亮了巴基斯坦的经济希望,也让咱和这个老朋友的关系,变得更结实了。
本以为第一个倒下的是乌克兰,没想到是瑞士,经此一役,瑞士金融业近乎完蛋了。要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