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地主王学文发现一20岁女兵躺在家门口,见四下无人,他一下将女兵扛到了炕上。谁料,女兵解开衣襟,王学文震惊:“怎么会这样……” 吴仲廉出生在湖南宜章一个普通家庭,从小接受教育,1927年加入共产党,那时候她才19岁。次年,她参加湘南起义,跟朱德、陈毅的部队上了井冈山,当起红四军的干事。吴仲廉文化水平高,负责抄写古田会议决议,还当过毛泽东的书记员。她在部队里干宣传,写标语,编歌谣,鼓动青年参军。1930年,她和儿时认识的曾日三结了婚,两人都是宜章人,革命路上互相扶持。曾日三1904年生,家里是书香门第,早年不满包办婚姻,1928年宜章暴动后投身革命,先当秘书,后升到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夫妻俩一起经历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战斗,吴仲廉怀孕时还坚持工作,长征开始时她随队北上,途中生病掉队,但咬牙赶上队伍。 曾日三在长征中负责后卫,指挥部队掩护主力,吴仲廉则在干部休养连。1936年三大主力会师后,他们随西路军西渡黄河,曾日三任红九军政治部敌工部长,吴仲廉是副部长。部队进入河西走廊,面对马家军阻击,战斗激烈。吴仲廉那时已怀孕八个月,随队跋涉戈壁雪地,坚持不掉队。1937年1月,在甘肃临泽沙河镇一个简陋地方,她生下儿子。那时候部队正和马家军周旋,环境恶劣,婴儿没法带在身边。夫妇俩商量后,决定把孩子托付给当地可靠人家。村里同志推荐王学文家,王学文是临泽沙河镇花园村地主,家境殷实,为人老实,夫妻俩刚生孩子,有经验照顾婴儿。 王学文开门见女兵昏倒在地,扛进屋里救醒。女兵吴仲廉解释来意,把四十天大的婴儿交给他们。王学文夫妇没拒绝,知道红军战士的处境艰难。吴仲廉走后,夫妇俩把孩子取名王继曾,当自家孩子养。王学文家有几个子女,王继曾在他们照顾下健康长大,从小学劳动,养成好品格。吴仲廉返回部队,继续战斗。1937年4月,红九军在安西遭围,曾日三指挥阻击,掩护伤员撤退时牺牲。吴仲廉在战斗中被马家军俘虏,关进牢里。王学文得知消息,托关系去探视,吴仲廉给孩子正式定名王继曾,纪念丈夫。 党组织营救吴仲廉和其他同志,她脱险后回延安,继续革命工作。因为战乱,她和王家断了联系。王学文因和红军有往来,被马家军抓走关押。王继曾在王家一住就是14年,王家人没亏待他,教他识字干活,他把王家当亲人。全国解放后,吴仲廉调到浙江工作,任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那时她已和江华组成家庭。江华知道她往事,支持她找儿子。1950年,通过兰州军区多方打听,终于找到王继曾在甘肃的下落。领导上门,王学文一家高兴吴仲廉平安,送走王继曾。母子分离14年后团聚,王继曾改名吴长征,随母到浙江生活。 吴仲廉在浙江工作期间,负责司法建设,建立各级法院和巡回法庭,推动律师制度完善。她复核旧案,强调对人民负责,避免冤假错案。吴长征长大后在上海无线电厂工作,1976年不幸车祸去世。吴仲廉1967年去世,1978年平反。王学文夫妇晚年得到照顾,甘肃临泽保存了这段军民情谊的故事。红军娃王继曾的经历,体现了普通百姓在乱世中的担当,也反映出革命家庭的牺牲。
1937年,地主王学文发现一20岁女兵躺在家门口,见四下无人,他一下将女兵扛到了
历史拾遗者
2025-08-13 01:36:4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