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后,激光雷达和纯视觉的行业争议将会消失
激光雷达好,还是纯视觉方案更有优势,在智驾领域,这两种解决方案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日前,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再度抛出重磅论断:视觉系统的能力潜力远超激光雷达。
在何小鹏的心目中,纯视觉方案的信息采集更加全面,未来的视觉系统能够识别道路上可能导致扎胎的细小钉子或被移动的井盖等复杂、细微的物体,但是,激光雷达是无法识别上述物体的。
作为世界上唯二的纯视觉智驾解决方案企业,特斯拉也曾动过使用激光雷达的念头,但高昂的成本使其放弃,从而深耕纯视觉方案。特斯拉认为人类驾驶完全依赖视觉系统,道路环境本质是为"眼睛+大脑"设计的交互场景。纯视觉方案通过360°摄像头模拟人眼视野,结合神经网络算法重建三维空间,实现类似人类驾驶员的场景理解能力。相较于"激光雷达+摄像头"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这种单一模态避免了不同感知设备数据冲突导致的决策延迟问题。
在何小鹏看来,纯视觉依赖的算力会在短期内呈现爆发式提升,将极大释放视觉方案的潜力。何小鹏的判断是有根据的,智驾比拼的底层不是信息采集方式,而是算力。
小鹏汽车说这话是有底气的,其在辅助驾驶领域部署“VLA + VLM”的模式,得益于小鹏在算力上的自研优势。自研的图灵芯片,一颗有效算力等同于三颗英伟达Orin X,相当于两颗特斯拉FSD芯片,且这一有效算力仍在持续优化中。小鹏G7所搭载三颗自研图灵AI芯片的总算力值是2200 TOPS,相当于9颗英伟达Orin-X芯片的叠加,更是行业主流算力的3至28倍。
智驾的终极战场不在传感器堆砌,而在“芯片+算法”的底层重构。何小鹏对智驾的深度理解,和马斯克不谋而合。芯片带来的算力是基础,优化的算法是基础之上的建筑,大算力下,纯视觉方案可以给出满意的答卷。也正是基于对视觉技术上限的信心及算力发展的预判,何小鹏明确给出了技术路线争论平息的时间点:到2027年,关于激光雷达与纯视觉孰优孰劣的行业争议将会消失。